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30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小剂量长期慢性照射与眼晶状体混浊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一个体检机构1 007份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一个完整年度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放射工龄后,估计不同职业照射岗位眼晶状体混浊的风险比值比(OR)。眼晶状体混浊按照部位分为皮质部、核部和后囊下混浊。任何一只眼睛的晶状体出现混浊即记为混浊。结果 信息完整能够进行统计分析的有730例。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各部位混浊率为10.27%。诊断放射学与放射治疗组(普通放射诊疗组)、介入组、核医学组、工业应用组混浊率分别为9.07%、11.11%、18.18%、9.33%。与放射诊疗组相比,介入组、核医学组的放射工作人员更易发生后囊下晶状体混浊,OR值和95%置信区间分别为3.00 (1.23~7.33)、4.12 (1.68~10.11)。结论 长期慢性接受小剂量照射从事介入、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尤其是辐射所致特异的后囊下晶状体混浊检出率显著高于放射诊疗组。  相似文献   
2.
1999年4月26日,河南省发生一起60Co源辐射事故,致使7人受超剂量照射,其中“勇”(全身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与“天”(全身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现将局部皮肤损伤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一、临床观察1临床经过“勇”受照后6d右手虎口处皮肤出现红斑、搔痒、烧灼痛、皮肤发紧症状,7d红斑颜色加重,8d出现肿胀。9d损伤范围扩大,食指、拇指、大鱼际处均出现红斑、肿胀伴疼痛加重。11d右手出现活动受限。受照后13d红斑、肿胀范围扩大至腕关节处,虎口及大鱼际处皮肤出现水疱。以后水疱、肿胀逐渐扩大加重,至照后19d水疱自行破裂。  相似文献   
3.
铅对黄金冶炼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铅对黄金冶炼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河南省职业病防治所(450052)刘正军,刘成,刘涛,许雪春,李长军,张鸿博铅对黄金冶炼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报道甚少。本文对济源某黄金冶炼厂职业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了解黄金冶炼过程中的铅危害,为改善生产环境,采取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客车公司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和工人健康状况,评价其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公司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粉尘和噪声是该公司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粉尘浓度在1.2~77.5mg/m^3之间,超标数占测定点数的75%,游离SO2,含髓大多超过10%,对人体危害较大;噪声强度在66.7~95.2 dB(A)之间,超标点数占总测定点的44.1%,频谱分析以中高频为主;毒物监测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职业性健康体检未发现职业病患者;电焊作业工人以双七肢皮肤灼伤及眼角膜改变为主,尿锰异常检出率35.6%,反映出工人近期锰吸收情况。结论 该公司建设项目基本符合国家建没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要求,同时要继续完善综合防尘、毒、噪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制度,加强个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环境监测,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汞中毒后发生功能性便秘病例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2例慢性汞中毒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通过常规驱汞治疗、通便、抗抑郁、调节植物神经等综合治疗后,尿汞达正常范围,功能性便秘改善。结论汞中毒及其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与中毒后功能性便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 238—2011)正式实施5年来,标准中的部分条款在运用中仍存在争议。现对我院接诊的4例申请职业性爆震聋诊断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诊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诊断标准积累经验,为今后完善和修订标准提供依据。1病例资料【例1】男,35岁,某热电厂锅炉运行工。1985年1月1日值夜班时,因锅炉安全阀开启后不能复位,处于半工作状态,产生强噪声(噪声强度未检测)。患者上至约30 m高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避免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表现的隐匿式汞中毒的误诊。方法报告、分析2例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表现的隐匿式汞中毒的误诊病例。结果两位中毒患者均为隐匿式中毒,因患者不能提供毒物有关情况,导致医师诊断困难而误诊并耽误了治疗。结论汞中毒若有明确的接触史,诊断并不困难,而对于隐匿性急、慢性汞中毒,诊断上则不易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单纯的神经系统病变相鉴别,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8.
10kW高频感应焊机屏蔽效果的评价刘正军许雪春张鸿搏高频感应加热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高频热处理、焊接、冶炼等生产过程,接触人员越来越多,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部分高频感应焊机目前尚无完善的防护措施,电磁辐射问题有待解决。某厂对10kW高频感应焊机进行了屏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例职业性重症中暑患者工作环境、发病过程及诊疗经过的分析,阐明重症中暑的发病机制,提示在救治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脑组织等重要脏器功能。对高温作业者需加强防护,患者出现中暑先兆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及时就医,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6-7月,我院先后收治了某制鞋厂同一车间的4例周围神经损伤病例,结合患者的职业接触史,怀疑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为明确诊断,对其所在制鞋厂工作场所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女性,刷胶工1例,缝纫工3例;年龄为20~41岁,平均年龄为(34.0±7.0)岁,接触毒物正己烷工龄为10~72个月,平均工龄为(40.0±16.5)个月。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