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92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50例患者给予康复治疗,余42例为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12周。结果:康复治疗组血压、心率均下降,心绞痛症状发作减少或不发作,并发症及猝死率降低。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有必要行康复治疗,积极康复运动对于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IMI患者151例,其中男性145例,女性6例.回顾性分析梗死相关动脉的特点及PCI术前、术中无复流发生率等临床特点.结果 与<12 h组比较,12 h后行PCI无复流率(53.8%vs 15.8%,P<0.01)和低血压发生率(80.8%vs 36.8%,P<0.01)明显增加,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窦律组比较,房室传导阻滞(AVB)组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居多(84.4%vs 63.0%,P<0.01),无复流率增加(53.1%vs 13.9%,P<0.01);使用Diver CE明显降低无复流的发生(24.3%vs 9.1%,P<0.01).结论 尽早行PCI是抢救AIMI患者的关键措施.伴有AVB或低血压时,即使时间超过24 h亦应进行PCI.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可有效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经使用过的球囊注入尿激酶治疗无复流,是简单实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室性心动过速及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回顾分析 1991年 3月~ 1999年 10月导管消融治疗 6 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结果。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 ,将 1991年 3月~ 1993年 10月定为前期阶段 ,共 2 4例 ;1993年 11月~ 1999年 10月定为后期阶段 ,共 43例。采取心内激动和 (或 )起搏标测的方法进行标测 ,行直流电消融 (DCCA)或射频消融 (RFCA)治疗。前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 40 % (4/ 10 ) ,低于后期阶段RFCA治疗的成功率 95 % (41/ 43) ,P <0 .0 5。前期阶段DCCA治疗的复发率 10 % (2 / 2 0 )、并发症发生率 2 0 % (4/ 2 0 )和术后血CPK峰值 10 32± 36 9U/L分别高于后期阶段RFCA治疗的 2 % (1/ 43)、5 % (2 / 43)和 16 3± 82U/L(P均 <0 .0 5 )。 6 7例患者中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5 2例。右室IVT 2 4例 ,19例 (79%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其中 2 1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较体表QRS波群提前 2 5 .3± 5 .6ms。左室IVT 2 8例 ,2 1例 (75 % )起源于左室后间隔 ;其中 2 5例成功靶点局部电图提前 2 9.1± 6 .0ms;仅 1例记录到孤立的浦肯野纤维除极电位。前期DCCA治疗IVT成功率为 94% (17/ 18) ;后期RFCA治疗IVT成功率 10 0 % (30 / 30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VT) 10例 ,前期DCCA治疗 2例 ,成功 1例 ;后期RFCA治疗 8例 ,成功 6  相似文献   
4.
老年心房纤颤与冠心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2 6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 2组 ,第 1组 17例 ,无心电图心肌缺血证据 ;第 2组 9例 ,有心电图心肌缺血证据。结果显示 ,第 1,2组分别有 2 (11.8% )和 8(88.9% )例患者存在 1支以上冠状动脉大于管腔直径 5 0 %的狭窄 ,被诊断为冠心病。2组之间差异显著 (P<0 .0 1)。结果提示 ,当无心电图心肌缺血依据时 ,老年房颤不一定由冠心病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13例。老年组132(男108,女24)例;青年组81(男77,女4)例。回顾性分析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支架植入资料。结果 ①两组中,吸烟、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是前三位的危险因素。青年组的严重超重率及高血压显著高于老年组(38% vs 12%和46% vs 21%,P<0.05)。②青年患者冠状动脉双支以上病变率显著低于老年组(53% vs 73%,P<0.05)。青年和老年患者,严重超重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双支病变率高达74%和94%,前降支病变分别占48%和40%。③老年组植入支架率显著高于青年组(85.9% vs 56.8%,P<0.01)。④青年患者的急诊住院率显著高于老年组(37.0% vs 12.1%,P<0.05)。结论 吸烟、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病是前三位的危险因素,严重超重及高血压病在青年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长期吸烟和酗酒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青年患者发病突然,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重。约半数患者病变累及左前降支。  相似文献   
6.
为扩大应用洋地黄中毒的免疫学治疗,运用高亲和力地高辛单克隆抗体IgG及其Fab片段对豚鼠严重洋地黄中毒做了活体毒力逆转试验。全部受试动物(23只)在接受地高辛0.4mg/kg静脉注射后都发生了严重中毒性心律失常。分别使用非特异性单抗IgG和Fab片级进行的阴性对照组动物于中毒发生后10.8±2.35min死亡,特异性地高辛单抗IgG及其Fab片段救治组全部获得成功,两大组各自抢救成功动物数比较,经确地概率法检验相差非常显著(P<0.001)。地高辛单抗IgG治疗组于注射抗体后12.0±2.0min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置人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PARTNER和CYPHER).依据分叉病变主支与分支的夹角关系采取不同的双DES置入术,比较两种支架的即刻手术成功率、住院期及6个月随访期内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6个月后的支架内和病变节段内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患者各成功置入60个支架,冠脉造影显示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ARTERN支架组与CYPHER支架组患者住院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3.3%(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4%(6/28)和17.2%(5/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分别为10.7%(3/28)和6.9%(2/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及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分叉病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比较抗血小板制剂第斯格瑞 (trifusal)和阿斯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预防心血管事件上的药物疗效和耐受性。试验采用双盲对照多中心连续性系统研究 ,实验对象均为 2 4小时内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病例随机化分组 ,并分别给予第斯格瑞 (trifusal) 6 0 0 mg或阿斯匹林 30 0 mg每日一次 ,服用 35天。最初的试验终点为死亡 ,非致死性心肌再梗死或非致死性脑血管事件 ,其次为这些事件的单独发生率和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 80 %检验效能内纳入的 2 12 4份有效病例 ,经整理最初的试验数据 ,已经证实两组治疗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接受零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9.
刘树文  杨欣国 《心脏杂志》2000,12(3):226-227
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充血性心衰及恶液质患者血清 (浆 )中浓度升高 ,且 TNF是一种具有负性肌力作用的前炎性介质 ,TNF-α的生物活性作用是通过结合在细胞膜表面受体 TNFR(分两型 TNFR 和 TNFR )而起作用。研究发现 ,除了细胞膜上存在 TNF受体外 ,血清中也存在 TNF受体 ,称为可溶性受体 ,分两型 :STNFR ,STNFR 。 STNFR 及 STNFR 系由 TNFR 和 TNFR 经蛋白酶剪接后进入血中而产生的。而血浆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可拮抗 TNF的生物活性 ,是 TNF作用的主要调节物质 ,同时 STNFRI升高幅度可反映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另一方面 ,也是判断心衰预后的一个独立而可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依据房颤的频度及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 (间歇发作 ) 30例、持续性房颤 2 0例及慢性房颤 14例。结果 :使用胺碘酮治疗 8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87% ,70 % ,6 4 % ,治疗 1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6 2 %及 5 4 % ;疗效与左房大小、房颤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服用药物期间 ,除 3例出现甲低而停药 ;1例因严重腹泻发生扭转性室速 (Tdp)外 ,其余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房颤安全有效 ,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