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先证者Ⅳ25 女 6岁发现双眼视力障碍1年于2007年5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追问病史: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无吸氧及光疗史,妊娠时母亲无感染、抽搐史,无用药及射线、毒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对基因功能的研究逐渐成了新的研究热点.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其表达模式和功能的研究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要内容.蛋白质组学的兴起,以及人们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等性质的研究,可以阐述生命活动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机制,进一步有利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蛋白质性质的研究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中,如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以及用于蛋白质结构和序列分析的生物信息学技术等都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与治疗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目前,在确定诊断疾病相关的标记分子或标志物,深入病原微生物蛋白对宿主细胞的作用、人类蛋白质与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引导新药开发、药靶发现和药物毒理学作用、药物耐药性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主要对蛋白质性质研究的常用技术、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各类疾病死因排序中,该疾病一直位居前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常见病。在美国,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三,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出血(ICH)每年有5.5—6.0万患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39%-50%,且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48h之内。  相似文献   
5.
先证者,Ⅲ23,男,33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0余年就诊.患者自10岁起发现视力下降,未诊治,近6年来视物模糊逐渐加重.眼科检查:右眼视力为数指/30 cm,左眼视力0.01,不能矫正.右眼光定位、色觉准确.双眼外观正常,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散瞳后检查,双眼晶状体混浊,深层周边及中央皮质蓝色点状混浊,周边部呈棒状放射形排列,形如花冠,左眼较著,中央部呈弥散性分布,核呈灰色混浊,右眼较左眼致密.后囊膜中央局限性致密混浊,色白如钙化状,呈星形.双眼玻璃体及眼底窥不清.诊断:双眼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4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饮食、遗传、身体活动水平、环境等。目前具体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这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经明确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与正常人存在明显不同,暗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本文以 Wnt 信号通路和微生物为主线,总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DHPLC)技术检测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is,EXT)基因突变的新方法,并研究3个EXT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扩增EXT致病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区及部分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区,联合连锁分析、DHPLC筛查及测序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个EXT家系中,共检测到两处已知EXT2基因的剪接位点突变IVS2 1G>A、IVS7 1G>T,一处28C>A变异和一处EXT1基因的IVS4 66G>A变异。结论EXT2基因的2个剪接位点突变分别是引起相应EXT家系的致病原因,应用DHPLC技术检测遗传性疾病基因变突是一种自动化、高通量、灵敏、快速且简便经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是细胞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器,能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底物.当细胞处于恶劣环境时,线粒体通过自噬清除不需要或损伤的线粒体来减轻负荷,补充营养物质,适应恶劣的环境.线粒体自噬对维持细胞生存,抵御环境压力,衰老和凋亡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的异常将导致多种疾病,如:神经退行性变、心脏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成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与线粒体自噬的研究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明确线粒体自噬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并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先天畸形,它是由胚胎期心脏结构的异常发育造成的.据2014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有75‰的新生儿承受着先天性心脏病带来的痛苦.研究已证明它是一种多基因病,牵涉到多种信号通路.TGF-β/Nodal信号通路被证明在心脏形成和左右轴建立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TGF-β与环状心的形成和心肌纤维化,动脉圆锥干畸形,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密切相关;Nodal以及其下游基因参与心脏不对称发育.此篇综述旨在总结TGF-β/Nodal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基因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为揭示TGF-β/NODAL信号通路和先心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一个遗传性先天性粉尘状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家系的遗传规律和特征,对其突变基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集研究对象家庭成员血样,提取纯化DNA、选取多态性微卫星遗传标记并合成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依据电泳结果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该家系临床表型为遗传性先天性粉尘状核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家系中先天性白内障伴高度近视和单纯性高度近视患者遗传方式均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家系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4基因(HSF4)、转录调节因子基因(MAF)、细胞骨架蛋白基因(BFSP2)无突变.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和高度近视均表现为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