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缺血性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制备成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动物模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后,不给予任何干预,自由饮食。实验组于缺血再灌注24h后经尾静脉给予BMSCs 3×106,所有大鼠于缺血再灌注1d、3d和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VEGF表达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3d、7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梗死对照组(P0.05)。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再灌注后3d、7d实验组缺血区表达VEGF的细胞较梗死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BMSCs可显著促进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促进VEGF的表达,以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科住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45名为对照组,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18.59±2.09)μmol/L,对照组为(10.32±2.2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不同临床转归患者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进展为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关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预测及评价TIA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许多疾病运用常规思路难以解决,导师李军教授思路广博,每遇顽疾,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灵活运用虫药,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9 000AU,溶于生理盐水2mL,肌内注射,1次/d,治疗4周;对照组31例,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静滴,1次/d,连续治疗4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对比两者差别。结果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老年颅内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老年颅内肿瘤患者83例,统计不同资料患者复发和死亡率差别。结果不同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性质、有无钙化、脑积水和脑侵袭者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肿瘤直径4 cm、全切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 05)。不同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方式及有无钙化、脑积水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釉质上皮型肿瘤及有脑侵袭肿瘤术后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方式是中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肿瘤有无脑侵袭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肿瘤的切除程度及是否存在侵袭性是影响肿瘤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因素,虽然完全切除肿瘤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但有可能损伤周围脑组织,应根据肿瘤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81例糖尿病患者的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81例糖尿病患者TCD检测结果与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稍低于MCA,高血压组BA的血流增快则明显低于MCA,2组相比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明显高于高血压组,而且糖尿病组BA的频谱和音频异常率不仅明显高于高血压组的同名动脉,也高于同组的MCA和VA。结论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TCD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隐性糖尿病,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81例糖尿病患者的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81例糖尿病患者TCD检测结果与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稍低于MCA,高血压组BA的血流增快则明显低于MCA,2组相比糖尿病组BA的血流增快明显高于高血压组,而且糖尿病组BA的频谱和音频异常率不仅明显高于高血压组的同名动脉,也高于同组的MCA和VA。结论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TCD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隐性糖尿病,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出血性及脑缺血缺氧损害引起的痴呆.其主要症状为智能障碍,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和思维能力、计算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伴随着情感、性格的改变[1].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2].血管性痴呆是可逆的、可治疗的.早期对血管性痴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笔者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BCD2评分法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及30d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用ABCD2评分对82例TIA患者进行评分,观察7d及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根据DSA结果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结果ABCD2评分0~3分TIA1周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34%,4~5分脑梗死发生率为16.22%,6~7分者为31.82%。30d时分别为13.04%,18.91%,40.91%。血管狭窄≥50%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6.15%,30d内高达61.54%;血管〈50%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3.57%,30d内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CD2评分联合DSA检查是预测TIA7d及30d脑梗死发生风险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结果经过康复后,两组上肢功能评分都明显上升,治疗组的上升幅度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认知功能评分都明显上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也有利于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