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传导性失语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方法选择传导性失语患者5例(试验组)及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名(对照组),进行利手评定及口语流利型评定,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两组Broca区、Wernicke区及其与弓状纤维束之间的关系。结果1例患者为非流利型口语,其他4例为流利型口语;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传导性失语患者的Broca区、Wernicke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如病变靠近Broca区引起非流利型口语,靠近Wernicke区则为流利型口语。结论传导性失语的患者病变部位不仅累及弓状纤维束,Broca区、Wernicke区也可受累,弓状纤维束损伤的部位不同,传导性失语言语障碍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水平环氧合酶两种亚型(COX-1和COX-2)以及主要致痛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在术后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术后疼痛模型,分别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的方法,观察大鼠术后疼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COX-1和COX-2蛋白和PGE2表达的变化。同时,通过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发射阈值来测定痛觉超敏情况。结果 ①行为学观察 : 与术前和非手术侧相比,大鼠术后2 h术侧后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明显下降(P < 0.01),此后逐渐升高,5 d以后恢复正常。②Western blot分析: 与术前相比,术后2 h脊髓中COX-1和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4 h达到高峰(P < 0.01),COX-1蛋白表达增加一直持续到24 h,而COX-2仅持续到术后6 h。 ③ELISA检测 : 术后大鼠腰段脊髓中PGE2含量迅速增高,4 h达高峰(P < 0.01),术后24 h虽有所降低,但和术前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脊髓水平COX主要是COX-1和PGE2参与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超敏的形成和早期维持过程。 【关键词】 术后疼痛 痛觉超敏 环氧合酶 前列腺素 脊髓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一旦发生,相当一部分人会留有终生残疾,需要护理,还有一部分人可发展成为痴呆……“脑卒中”这三个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了,然而在大家的观念里都认为它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殊不知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不仅在逐年增多,而且已经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因此有必要在此提醒大家对脑卒中要给予重新的、足够的、清醒的认识。据统计,卒中是目前仅次于冠心病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患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生存的卒中患者使人群中卒中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加,达全球人口的1%,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还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与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7例,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卒中组发病后系列时间点血浆hs-CRP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按照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15)和重型组(n=32),比较两组血浆hs-CRP和IL-6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预后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卒中组发病3h时血浆hs-CRP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h、12 h、24 h、48 h、3 d及7 d血浆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1)。卒中组各时间点血浆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01)。重型组血浆hs-CRP水平在12 h、24 h、48 h、3 d及7 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 =0.046,0.012,0.030,0.007,0.041);重型组血浆I L-6水平在12 h、24 h、48 h、3 d及7 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 =0.002,0.001,0.006,0.026,0.043)。不同预后组之间血浆hs-CRP和IL-6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升高,且与临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antan 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TISC)2009’于2009年6月19-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图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PatientIntravenousAnalgesia,PI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在该院择期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60例ASAII~Ⅲ级,依据镇痛泵配方随机分为3组:I组(舒芬太尼组);Ⅱ组(舒芬太尼+地佐辛组);III组(舒芬太尼+地佐辛肌注组)。各组PIA泵的背景输注量2mL/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5肌注杜冷丁50mg。观察各组术后6h、12h、24hVSA评分、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额外镇痛药用量。结果3种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Ⅱ组的VS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I、Ⅲ组,Ⅲ组术后6hRamsay评分明显高于I组和Ⅱ组(P〈0.05),术后需额外镇痛的病人数也明显多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是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组重要的组织激素,在疼痛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环素(PGI2)。近年来研究发现,PG受体也存在于脊髓背根神经节,这是感觉传人神经轴索进入脊髓以及脊髓感受伤害的起始部位。行为学研究也证实,鞘内注射PGs可以引出伤害性感受反应。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以花生四烯酸为底物生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途径中的限速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干预伤害性感受的过程在脊髓,可能是通过减少神经系统中前列环素的合成来实现的。术后疼痛是急性疼痛的一种常见形式,各种类型手术的病人术后没有得到有效的镇痛是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脊髓中COX参与术后疼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系统囊虫病(neurocysticercosis,NCC)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约占猪带绦虫(或其囊尾蚴)感染者的50%70%。主要分布于经济欠发达、卫生条件较差的以家畜,尤其是猪的养殖为主的区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但目前发现在发达地区或国家其发病也有增加趋势,主要是由于地方病区域向非地方病区域人口流动增加造成的[1]。虽然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其诊断率较前有很大提高,但仍有较高的误诊和漏诊[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PACNS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急性期进行了MRI检查的24例经病理证实的PACNS的MRI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病灶以幕上多见[19例(79.2%)],最常累及颞叶、额叶、顶叶及基底节区(包括丘脑),分别为13例(54.2%)、10例(41.7%)、8例(33.3%)、8例(33.3%);大部分病灶累及双侧大脑半球[15例(72.5%)],灰质和白质均受累[21例(87.5%)]。MRI上病灶可多发或单发,均为12例(50%)。病灶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斑片状、肿块样、脑回状和混合性,分别为12例(50%)、8例(33.3%)、2例(8.3%)和2例(8.3%)。MRI上所有病灶均呈长(稍长)T1WI、长(稍长)T2WI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均有强化,FLAIR上均呈高或稍高信号,9例(37.5%)病灶中心呈散点状短T1WI、短T2WI混杂信号。17例行DWI和ADC序列检查者中,9例(52.9%)在DWI上呈高(稍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影,8例(47.1%)在DWI及ADC上呈等信号。11例行GRE序列检查者,8例(72.7%)可见病灶局部有点状低信号影或病灶周围血管影增粗,余3例未见异常。8例行MRA序列检查者,仅1例发现异常,可见病灶供血区相应血管局部有狭窄。结论本组24例PACNS患者急性期头MRI均有异常,表现多样,病灶以幕上多见,可累及各个脑区,病灶可多发或单发,多数灰白质均受累。其形态可表现为斑片状、肿块样、脑回状或混合性,增强扫描均可见强化,以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多见。头MRI上病灶多变、灰白质受累、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等表现对PACNS诊断有一定提示性。  相似文献   
10.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VT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其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此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中青年女性稍多,妊娠、感染、免疫性疾病等为常见病因,部分病例病因不明。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多见(82.7%),其次为癫发作(3.85%)或其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3.5%)。腰椎穿刺检查多数病例压力升高(86.7%),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病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MRI平扫可见病变静脉窦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病变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抗凝、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部分病例行溶栓治疗后,多数病例病情好转(86.5%),少数病例病情恶化(5.7%)。结论 中青年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腰椎穿刺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时应高度警惕CVT可能。围产期女性为高危人群。疑似病例应尽早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DSA是CVT诊断的金标准并可指导溶栓路径。治疗上早期应用抗栓治疗,严重病例经动脉或静脉行局部溶栓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此外还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