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aSAH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aSAH后72 h内接受动脉瘤夹闭和栓塞治疗,术后7 d内进行RIC干预5次。在RIC干预前、后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评估脑血流,包括前循环: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同侧MC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血流速度比值(ratio);后循环: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A)、基底动脉(BA)。RIC干预结束后复查头颅CT或MRI,判断有无新发梗死。结果:RIC干预后,患者前循环血流R-MCA、L-ACA及R-ratio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后,患者后循环血流L-VA及BA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结束后,CT或MRI均未发现新发脑梗死。结论:RIC干预在aSAH应用中对脑血流影响不明显,未导致新发脑梗死,其安全性得到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型布鲁杆菌病(neurobrucellosis,NB)是布鲁杆菌病的一类,发病率占布鲁杆菌病的1.7%~10%,病死率0~7%[1]。NB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脑膜炎、脑膜脑炎[2]。开颅术后NB鲜有报道,由于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我院近期收治并误诊为开颅术后细菌性颅内感染的NB 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TBL教学法在儿童神经内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月在医院神经科实习的护理学院统招四年制护理本科大四护生96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在神经内科二病房实习的48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方式;同期选取在神经内科一病房实习的48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T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参与培训考核成绩,实习护生教学质量评价,满意率情况,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培训后理论考试、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教学质量评价优良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自我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TBL教学法应用于儿童神经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可有效提升理论考试和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提升实习护生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满意率,改善护生自我学习能力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奥马哈系统的应用现状,为该系统的本土化推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各中文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的奥马哈系统文献,分别从年度分析、基金资助、期刊分布、发文机构、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应用场所和主导人群等方面对127篇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马哈系统文献近年增长明显,分布于49种期刊,基金支持的55篇,发文机构中医院占58.62%;文献研究方法以类实验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主题以应用效果分析为主,占63.78%;其中关于奥马哈系统在我国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领域中实践研究的报道116篇,应用场所集中于医院和家庭访视中,实践主体为临床护士。结论我国奥马哈系统的应用已受学界关注,其应用和推广的范围需进一步界定,应用效果分析为本土化研究的热点。医学院校-医院-社区的协同,多学科的合作,缜密的研究设计,奥马哈系统标准化语言数据库建立、高校教育和在职同质化培训是助推该系统良性运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采用开颅减压手术治疗9例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9例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9分,7例存活,2例死亡。6例患者(术前GCS 8分1例,6分3例,4分1例,3分1例)经减压手术治疗联合其他控制颅内压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恢复较好[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5分];1例(术前GCS 4分)术后重残(GOS 3分);1例(GCS 3分)出院时仍为深昏迷状态(GOS 2分),1个月后死于并发症;1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GCS 5分)行开颅减压术后瞳孔未回缩,循环衰竭,放弃治疗死亡。均未出现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7例存活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至少6个月,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3。随访4个月至5年,复查头部MRI,未发现静脉窦血栓复发,3个月后6例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2分。另外1例患者(术前GCS 4分)出院4个月后出现手术部位同侧脑出血,停止抗凝并保守治疗20 d后好转(mRS 4分)。结论对于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出现急性脑疝或有脑疝倾向时,急诊行开颅减压手术有可能挽救生命,并使患者达到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所造成的不必要意外伤害原因和应对策略。[方法]统计我科2008年9月—2010年2月的3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患儿(A组)的意外伤害种类,采用安全屏障分析技术分析评估其安全失效的原因,对2010年3月—2011年8月的31例重症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的患儿(B组)确定安全目标,制订安全屏障方案。[结果]A组、B组患儿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44.11%、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屏障分析技术能有效规避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伴精神行为异常所致的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7.
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跃峤  陈文劲  王宁 《北京医学》2008,30(6):332-334
目的 总结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妊娠及产后6个月内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者.确诊脑出血1例.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或侧裂静脉及Labbe静脉血栓形成伴脑出血2例.3例围生儿或胎儿存活.2例死亡.结论 当孕产妇出现神经症状及体征时.临床医师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急行CT、MRl、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及时手术以挽救母婴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脑超声中频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例采用药物加高压氧治疗,B组27例采用药物 高压氧结合头部电脑超声中频治疗。结果:B组在昏迷评分、脑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头部超声中频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好,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结合临床培训和实践经验,总结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重症超声的培训实践。从重症超声基础理论培训、重症超声临床应用培训及颅脑超声的特殊培训、培训注意事项及培训考核等方面,探讨适合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症超声培训模式及培训要求,以期为神经重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评估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住院患儿跌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减少住院患儿发生跌倒的对策。方法回顾120例住院患儿跌倒事件,分析患儿跌倒的特点及原因。结果 120例跌倒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以0~4岁为主,主要发生在每日1601~2000;跌倒后52.50%的患儿发生不同程度伤害。跌倒的主要原因有患儿、家长、设备、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结论住院患儿跌倒与患儿自身特点以及有效的安全行为管理紧密相关,建议在住院患儿预防跌倒的安全管理中重视4岁以下、男孩及重点时段的跌倒管理,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建立防跌倒的医院安全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