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比较总义齿 (completedenture ,CD )、覆盖义齿 (completeoverdenture ,COD )和种植覆盖义齿 (implant supportedoverdenture ,IOD)修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和下颌运动轨迹的差异。 方法 分别选取CD、COD和IOD修复后患者各 14名 ,在义齿正常戴用半年后测量患者的咀嚼效率和下颌运动轨迹。对下颌运动轨迹从规则程度、末端集中性、额状面的分型和咀嚼运动中的接触滑动4个方面进行评价 ,测试用食物为杏仁和小枣。结果 IOD组患者咀嚼枣和杏仁的效率均显著高于CD组 (P <0 0 1) ;COD组患者咀嚼杏仁的效率显著高于CD组 (P <0 0 1)。COD组患者咀嚼枣的效率高于CD组 ,且IOD组患者咀嚼枣和杏仁的效率高于COD组 ,但其间差异无显著性。IOD组患者下颌运动轨迹的规则程度显著优于CD组 (P <0 0 5 ) ,末端轨迹集中性也显著优于CD组 (P <0 0 1)。结论 IOD和COD修复有利于提高无牙颌患者或口内只保留个别残根患者的咀嚼效率。IOD修复患者较CD修复患者具有更加规则的下颌运动型。  相似文献   
3.
神经病理痛动物模型是研究神经病理痛的基础,能够模拟临床神经病理痛的症状和体征,为神经病理痛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神经病理痛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单一的模型不能完全复制全面的神经病理痛情况,因此需要各种具有临床针对性的理想的神经病理痛动物模型。本文就4种常用的神经病理痛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病理痛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槲皮素(Que)对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Nav1.8通道电流(INav1.8)的作用。在急性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上,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Que干预INav1.8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Que影响的Nav1.8通道电压依赖的激活和失活特性。结果显示Que(10,30,100 μmol/L)可浓度依赖地抑制DRG神经元INav1.8峰值,峰值抑制率分别为(15.32±3.43)%,(22.92±8.24)%和(47.29±11.4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1.38 μmol/L,Hill系数为0.76;100 μmol/L Que可使DRG神经元的Nav1.8通道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偏移了0.83 mV,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偏移了1.86 mV;且与干预前比,半数失活电压(V1/2)为-(40.23±0.25)mV,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Que可浓度依赖和电压依赖地抑制DRG神经元Nav1.8通道活性,进而降低痛觉信息的传递,改善慢性内脏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并有发热的患儿1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7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用鼻腔冲洗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 WBC)、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 CRP)、最高体温,治疗前后的咳嗽、流涕、鼻塞评分,抗生素使用率,治疗后的每天平均体温,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以上指标。结果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发热峰值、鼻塞评分、抗生素使用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咳嗽评分、流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腔冲洗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缩短发热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建立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评估准确率、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疼痛控制满意度。运用这5项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骨科病房的疼痛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实施检查监督,定期分析数据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开始实施时(2013年1月)和实施半年后(2013年6月),疼痛评估准确率分别为92.31%和95.45%,疼痛病情观察及时率分别为89.74%和97.73%,疼痛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0.00%和97.50%,疼痛干预有效率分别87.50%和92.50%,疼痛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和96.67%。同时,所有病历均记录了疼痛状况,全部均采用简易疼痛评估尺记录疼痛强度,所有患者实现定时应用止痛药物来治疗疼痛。结论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骨科病房疼痛管理,实现了疼痛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为持续改进疼痛护理质量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有助于提高疼痛护理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南充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增高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3199例受试者,并收集其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空腹血糖、血尿酸等资料,按血尿酸值分为血尿酸增高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组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空腹血糖等异常结果的检出率。结果南充地区体检人群血尿酸增高检出率男性为24.68%,女性为6.41%,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增高在男性特别是年轻男性中的检出率较高;女性血尿酸增高检出率在50岁前较低,而后开始有较大的增长,检出率和血尿酸值在70岁以后达到最高峰。血尿酸增高组的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增高、血糖升高检出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β=0.825)、血脂异常(β=0.618)、血压增高(β=0.206)、血糖升高(β=0.162)是血尿酸增高的危险因素,年龄(β=-0.009)、性别(β=-0.416)呈负相关。结论南充地区体检人群血尿酸检出率较高,年龄、男性、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增高、血糖升高可能为血尿酸增高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血尿酸增高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  相似文献   
8.
疣迪搽剂联合高频电灼术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疣迪搽剂、高频电灼术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345例门诊病人随机抽签分成3组,分别用疣迪搽剂、高频电灼术及两种疗法联合治疗。结果疣迪组痊愈率48.18%;电灼组痊愈率50.89%;联合组痊愈率94.6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种疗法均有效,联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抗衣原体感染免疫以及介导衣原体生殖道病理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5~6周龄雌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及TNF-αR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对象,野生型和TNF-αR基因敲除两组各15只小鼠,经生殖道感染1×104包涵体形成单位的鼠衣原体,初次感染后第56天,每组8只小鼠再次感染同等剂量的鼠衣原体。每隔3~4 d 取小鼠生殖道分泌物用于衣原体包涵体数目的检测。于初次感染后第80天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分离生殖道和脾脏。观察输卵管和子宫角病理损伤程度,并采用盲法对管腔扩张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6、IL-8、IL-1α、IL-1β和TNF-α等前炎症因子水平;制备脾细胞悬液,体外经衣原体EB刺激后检测其产生的IL-4、IL-5、IL-17和 IFN-γ 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TNF-αR 基因敲除组生殖道衣原体清除速度与野生型组基本一致,与初次感染或再次感染无 关;两组小鼠子宫角和输卵管的炎症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NF-αR基因敲除组输卵管水肿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组(P<0.05)。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TNF-αR基因敲除小鼠的TNF-α水平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脾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显示,两组小鼠脾细胞均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TNF-αR基因敲除小鼠产生的IL-17细胞因子水平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结论 TNF-α对小鼠生殖道清除鼠衣原体感染无影响,但可促进鼠衣原体引起的生殖道炎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对昆明市性病门诊病人104人进行了基本情况、性行为及避孕套的使用、求医、毒品的使用等四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年龄以20~29岁占多数,小于20岁的性病患者占14.4%;(2)94.2%的患者有非配偶性伴,其中75.3%的患者接触过商业性性伴;与非配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避孕套者只占11.1%;47.2%在使用避孕套的过程中,发生过避孕套破裂或滑脱q(3)3.9%的患者注射过毒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