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颞叶内侧癫(癎)患者右侧海马与全脑,尤其是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关系,探讨颞叶内侧癫(癎)患者默认网络异常的机制及其形成的颞叶癫(癎)网络.方法 23例颞叶内侧癫(癎)患者,采用静息功能连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选择右侧海马作为兴趣区,获得正常对照组和颞叶内侧癫(癎)组受试者的脑功能连接激活图,观察其右侧海马与全脑的功能连接.结果 正常对照组受试者默认网络包括海马、后扣带回和(或)楔前叶、前扣带回和(或)前额叶内侧、角回及前颞叶.颞叶内侧癫(癎)组患者右侧海马与默认网络的正向功能连接明显减弱,与右侧额下回、颞上回及第一运动感觉皮质下部的正向功能连接增强;与前额叶背侧、顶间沟及第一运动感觉皮质上部的负向功能连接减弱.结论 在颞叶内侧癫(癎)患者功能连接网络中,默认网络及部分正向功能连接网络受损,提示患者存在广泛的、与海马相关的生理功能丧失;与右侧额下回、颞上回及第一感觉运动皮质下部的功能连接增强则可能与颞叶癫(癎)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脑电功能磁共振同步联合成像(electroencephalogram-functional MRI,EEG-fMRI)方法,观察癫痫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时脑活动情况,探讨小脑在痫样放电中的作用及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 1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行EEG-fMRI,以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相关设计模式对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痫样放电引起的大脑皮层及小脑活动情况,采用动态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ling,DCM),观察两者之间功能连接和因果关系.结果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时,在大脑皮层广泛激活的基础上,小脑半球的代谢活动也明显增强,其中8例小脑的最大激活点位于小脑半球皮层,2例位于小脑蚓部.皮层与小脑之间存在可靠的双向功能连接.结论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时,大脑皮层中的癫痫灶通过皮层下的神经核团与小脑之间形成往返神经环路;小脑在癫痫的发放和传播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市10年来发生1000余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经随访发现多发性神经炎15例。与EHF轻重无明显关系。15例中,男性7例,女8例;年龄17岁~49岁,危重型EHF251例中8例;轻型中7例。EHF后多发性神经炎主要临床特点:①起病缓慢,先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出现较迟;②上肢出现症状比下肢早,而且也重,基本是运动障碍比感觉障碍重,远端比近端重;③四肢远端伸屈肌,内收肌都有损害,无明显的肌肉萎缩现象;④运动神经损害,先是四肢无力,然后出现运动障碍,以双上肢为明显,15例中只有4例轻度垂腕,写字笨拙,手指不能并拢,生活自理困难;⑤感觉神经损害,起病缓慢,先出现足趾和手指麻木、酸痛、刺痛等感觉异常。四肢远端感觉减退或消失,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相似文献   
4.
医疗植入式电子系统供电方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植入式电子系统供电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按植入式电子系统功耗、尺寸及植入时间长短等,讨论了各种供电方式的适用情况.最后,展望了植入式电子系统供电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人亲子支持、防御机制、老年依恋和抑郁状态的关系及老年依恋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江苏、上海等9省市自治区的19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构建中介模型。结果老年依恋在亲子支持和抑郁状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负向预测抑郁水平,同时在防御机制和抑郁状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正向预测抑郁水平;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支持、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支持、不成熟防御、依恋焦虑及抑郁状态总分两两之间显著相关;依恋焦虑在情感支持和抑郁状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不成熟防御和抑郁状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依恋作为重要中介因素,影响着老年人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技术,探讨颞叶癫痫脑活动的神经机制.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伴有双侧海马硬化(HS)的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活动的改变.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例伴有HS的mTLE患者及2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静息态数据采集,并计算出各受试者ALFF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1水平观察TLE患者相对正常人,ALFF增高及降低的区域.结果 相比正常人,TLE患者BOLD信号ALFF改变的区域呈双侧对称分布.ALFF升高区域以边缘叶为中心进行分布:包括双侧海马旁回、杏仁核、脑干网状结构区、下丘脑、部分扣带回等边缘系统;双侧感觉运动区、枕叶、颞下回及眶额回等新皮层区;以及中脑腹侧及小脑内侧等皮层下结构,以右中央前回(15,-12,51)为最大ALFF增高区(T=6.02).ALFF幅度降低的区域包括:扣带回前部、内侧前额叶及楔前叶等经典缺省模式区域,双背外侧前额叶及颞上回,双豆状核头部、中脑背侧结构及小脑后叶等结构,以小脑(3,-78,-21)为最大ALFF降低区(T=-4.42).结论 ALFF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对癫痫引起的脑活动改变情况进行观察.ALFF增高的脑区反映了大脑对癫痫活动的产生、传播等易化作用,边缘叶在TLE中起着重要作用;ALFF降低区域反映了大脑对癫痫活动的抑制,尤其是缺省模式功能的受抑制.  相似文献   
7.
创伤后应激障碍静息状态下脑fMR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低频振幅(ALFF)算法的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脑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资料与方法 对10例临床确诊PTSD患者和10名正常自愿者行静息fMRI.并采用ALFF算法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各单样本振幅脑图,再进行两组受试者两样本t检验,从脑代谢活动强度的角度,比较PTSD相对正常人血氧水平依赖(BOLD)活动振幅的改变情况.结果 相比正常人,PTSD患者BOLD信号ALFF改变的区域基本呈双侧对称分布.以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旁回紧密相连的中脑、脑干、小脑上蚓部、枕中回以及与内侧颞叶相邻的梭状回等脑区活性增强明显.而PTSD患者ALFF活性减低同样分布于多个脑区,从前额叶至扣带回、楔前叶至尾状核头部、壳核、外核、下丘脑部分脑区、岛叶呈明显的负激活.结论 ALFF fMRI可以对PTSD引起脑的活动改变情况进行观察.ALFF增高的脑区可能提示反映大脑特定脑区功能活动的增强,ALFF降低区域则反映了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给予视觉情绪图片刺激早期0~100ms、100~200ms、200~300ms3个时段8~30Hz的神经磁场激活特征。方法:8例抑郁症患者及12例健康右利手对照者,在给予国际情绪图片库(IAPS)正性、中性、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同时记录脑磁图信号,使用SPM8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设两样本t检验P〈0.01(未校正)和K值≥10个体素范围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在正性情绪图片刺激下,100~200ms内的左侧额下回,右侧的终板旁回、额内侧回、海马回激活增强。在中性情绪图片刺激下,抑郁组在0~100ms的右侧豆状核、岛叶、额上回,左内侧额叶,100~200ms内的右侧岛叶、豆状核壳核及屏状核,左侧额下回、额上回、颞上回,200~300ms内的右侧岛叶、豆状核、尾状核体激活增强。负性情绪图片刺激下抑郁组在0~100ms内的右侧颞上回、岛叶、尾状核头部、额中下回激活增强,100~200ms内的右侧额中回、尾状核体,200~300ms内右额下回激活增强。此外还比较一致的发现抑郁组在楔前叶、后扣带回等顶叶脑区激活降低。结论:抑郁个体起注意调节功能的顶叶脑区如楔前叶功能不足,对视觉皮质向前部脑区情绪信息颞叶底部传递通路抑制不足,腹侧前额皮质、岛叶过度的激活,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认知监控网络(cognitive control network,CCN)及情绪调节网络(mood regulating circuit,MRC)的功能异常。方法:对19例PD患者(PD组)和18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在负性情绪图片刺激下进行f MRI扫描,并收集其基本资料,使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被试CCN及MRC脑区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一般资料和临床量表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以中性情绪图片为基线,PD患者在观察负性情绪图片时,左侧背外侧前额叶(MNI:-21,3,60;t=-3.15;P0.05)、右侧背外侧前额叶(MNI:21,0,66;t=-2.70;P0.05)、左侧背外侧前扣带回(MNI:-6,15,24;t=-1.82;P0.05)、右侧背外侧前扣带回(MNI:6,-12,30;t=-3.04;P0.05)、右侧丘脑(MNI:18,-9,0;t=-2.56;P0.05)、左侧楔前叶(MNI:-12,-66,51;t=-2.86;P0.05)、左侧背外侧海马(MNI:-18,-36,6;t=-1.80;P0.05)脑区激活减弱;左侧腹内侧海马(MNI:-18,-15,-18;t=2.06;P0.05)、左侧腹内侧前额叶(MNI:-6,45,-9;t=2.48;P0.05)脑区激活增强。结论:P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CCN认知监控能力减弱和MRC负性情绪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倒“L”形切口在颈胸交界处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8月—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1例颈胸交界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3~76岁。11例患者术前穿刺病理检查:神经来源6例,甲状腺组织来源3例,淋巴组织来源2例。均采用倒“L”形切口行肿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乳糜漏、膈肌麻痹、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21例患者,单纯应用倒“L”形切口切除肿瘤共16例,中转全胸骨劈开1例,应用胸腔镜辅助4例。手术时间130~350 min,平均214 min;术中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36 mL;患者住院时间为3.5~10.0 d,平均7.5d。术后1 例患者因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1 例患者出现乳糜胸,1例患者出现单侧膈肌麻痹。所有患者术后肩部及上胸部形态满意,无肢体功能障碍,无切口感染,无再次手术。术后病理提示神经源性肿瘤7例,甲状腺来源肿瘤3例,畸胎瘤3例,淋巴瘤3例,支气管源性肿瘤2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21例患者随访时间3.0~40.0个月,平均20.3个月。在随访期间,15例患者存活且无肿瘤复发及转移,6例患者死亡。结论 在颈胸交界处肿瘤的切除术中,倒“L”形切口能安全、完整地切除肿瘤。此切口特别适用于瘤体大部分位于颈根部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