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理证实的130例脊柱疾病核素骨显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核素全身骨平面显像和MRI、CT及X线诊断脊柱转移瘤及其他脊柱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30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疾病患者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其中104例同期行MRI、61例行CT、107例行X线片检查.结果:骨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转移瘤91.7%,原发骨恶性肿瘤73.3%,良性肿瘤54.2%,瘤样病损81.8%,炎性病变100%,压缩性骨折100%.61.1%的转移瘤患者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的异常浓聚或稀疏灶.结论: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最有效;其他脊柱疾病,几种影像技术各有其优势,骨显像对判断病灶范围及伴发其他骨病变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及其他脊柱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4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脊柱疾病患者行^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将显像图分为局部异常浓聚、局部异常稀疏、局部加其他部位异常浓聚或稀疏、其他部位异常浓聚或稀疏几种。结果:骨显像诊断脊柱疾病的灵敏度为:转移瘤90.6%,原发恶性肿瘤76.0%,良性肿瘤52.9%,瘤样病损85.7%,炎性病变100%,压缩性骨折100%,62.5%的转移瘤患者伴有其他部伞骨骼的异常浓聚或稀疏灶。非转移瘤的其他脊柱疾病,23.6%伴有异位异常浓聚或稀疏灶。结论: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瘤的最佳方法。对其他脊柱疾病,骨显像可判断病灶是单发抑或多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失眠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研究失眠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及中医证型特点。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本单位及社区义诊的7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指标测量、中医辨证。结果:731例高血压患者中,31.9%的患者合并失眠,女性比男性失眠率高。失眠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于不失眠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不失眠患者。高血压证型为肝火亢盛证266例(36.4%),阴虚阳亢证214例(29.3%),痰湿壅盛151证例(20.7%),阴阳两虚证67例(9.2%),瘀血阻窍证33例(4.5%)。失眠证型为痰热扰心证70例(30.0%),肝火扰心证58例(24.9%),心肾不交证53例(22.7%),心胆气虚证2例(0.9%),心脾两虚证50例(21.5%)。结论:失眠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女性高血压患者更易失眠。痰、热是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主要病理因素,肝是主要病位。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试验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纳洛酮试验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进行纳洛酮试验,观察静脉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同时观察颅内出血的副作用。结果纳洛酮试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分的患者13例(A组),减少不足8分或评分增加的患者5例(B组);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2278±500分,治疗后523±322分(P<001),而B组治疗前2280±415分,治疗后1880±769分(P>005);A组发生颅内出血1例,B组发生3例(P<001)。结论纳洛酮试验阳性患者溶栓治疗疗效好,颅内出血机率小。在溶栓治疗前纳洛酮试验可起到初步筛选病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蔡良邂 《中国医院》2009,13(2):14-16
福鼎市卫生局为有效解决医患纠纷,遏制“医闹”势力,自2001年以来陆续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多方联动,多措并举,逐步将调解和处置医疗纠纷工作推上了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的轨道,医疗安全环境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赛莱乐对脑梗死患者S-VEGF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1.资料 :病例选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7月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 AC1患者 ,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2 ] ,经头颅 CT或 MRI确诊 ,排除 TIA;首次发病 ,年龄在 80岁以下 ,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无肿瘤及高血脂病史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 10~ 30分。随机分成两组 :赛莱乐治疗组 (A组 )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 5~ 75岁 ,平均 6 0± 5 .36岁 ;丹参对照组 (B组 )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4 3~ 72岁 ,平均 5 8± 5 .18岁。全部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在 3天内 ,两组在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7.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实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1]。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血管成像技术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2-3]等,然而其分辨率均不高。而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phase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评价乳腺癌骨转移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行全身骨显像(whole-body bone scintigraphy,WBBS)及局部SPECT-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by-computed tomography)融合图像检查的53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综合表现诊断为肿瘤骨转移、无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并比较WBBS、SPECT-CT融合图像对病例及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诊断百分率、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和无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结果:53例患者中确诊为肿瘤骨转移者27例,无肿瘤骨转移者26例;在共计177个病灶中,95个病灶确诊为肿瘤骨转移,82个病灶确诊为无肿瘤骨转移.WBBS对病例和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和93.7%、61.5%和73.2%、71.4%和80.2%、88.9%和90.9%;正确诊断百分率、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无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6%(30/53)和72.1%(111/177)、51.9%(14/27)和61.1%(58/95)、61.5%(16/26)和73.2%(60/82).SPECT-CT融合图像对病例和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和98.9%、84.0%和95.1%、86.7%和95.9%、95.7%和98.7%;正确诊断百分率、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无肿瘤骨转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6%(48/53)和97.2%(172/177)、96.3%(26/27)和98.9%(94/95)、88.5%(23/26)和95.1%(78/82),均高于WBBS(病例分析:x2分别为15.725、13.886和5.026,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25;病灶分析:x2分别为55.618、42.632和14.809,P值均为0.000).结论:评价乳腺癌骨转移时,SPECT-CT融合图像较WBBS更具有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9.
病理证实的90例脊柱肿瘤核素骨显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全身骨平面显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和结果:分析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肿瘤患者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资料.结果表明,49例骨转移瘤中骨显像阳性43例,37例椎体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30例累及整个椎体,其中18例伴椎体对称性膨大;29例伴有其他骨骼放射性浓聚或稀疏.17例原发恶性骨肿瘤中骨显像阳性12例,11例摄取明显增强,其中8例累及整个椎体,3例为不规则病灶伴不对称性膨出;仅4例伴有其他骨骼病变.24例良性骨肿瘤中骨显像阳性13例,6例摄取明显增高;仅1例伴其他骨骼病变.结论:多脊柱骨转移瘤的骨显像特点是多节椎体放射性异常浓聚或稀疏,多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病灶,常累及整个椎体,伴对称性膨大.多数原发恶性骨肿瘤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脊椎摄取明显增强,多数累及整个椎体,但不伴对称性膨大;少数为局灶性不规则病灶向周围不对称性膨出.  相似文献   
10.
收集我院1991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均经颅脑CT扫描定性和定位,有完整心电图(ECG)记录的住院病历103例。现将其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3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7岁(22~84岁)。全部经CT确诊,其中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