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特效穴针刺法治疗颅脑创伤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颅脑创伤后继发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颅内压监测、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及血糖、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者则行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取双侧攒竹、内关、足三里穴进行针刺,对照组予氯丙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及见效速度。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7例因颅脑创伤病情危重而死亡,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9.05%(29/4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10rain、10~20min及20~30rain治疗组分别有14、22、5例见效,对照组分别为18、7、4例,治疗组20min内见效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效穴攒竹、内关、足三里联合针刺治疗颅脑创伤后顽固性呃逆总有效率高、见效快,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伤后早期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以及浅低温对其影响。[方法]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法(LDF)对24例sTBI患者rCBF进行监测,并对其中的11例患者进行了浅低温(肛温33-35℃)治疗。通过观察rCBF的变化及其与脑灌注压(CPP)的相关系数r,分析sTBI患者伤后早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CVR)、浅低温对rCBF的影响以及rCBF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sTBI患者伤后早期(24 h内)rCBF的主要改变为低灌注;(2)在sTBI患者的急性期,一些患者(11/24,45.8%)出现暂时性的CVR失衡,而特重型TBI(ssTBI)患者发生率要高于重型患者(P<0.05);(3)浅低温可以降低sTBI患者的rCBF;(4)sTBI伤后早期暂时性低灌注与预后无关,而伤后持续低灌注者预后不良。[结论]sTBI患者在伤后早期可发生复杂的rCBF变化,浅低温可以降低rCBF。而LDF是一种连续、实时、微创、敏感的rCBF监测方法。它可用于动态观察rCBF的变化和评价CVR,从而指导救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人脐带血(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HUCB)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到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顶叶皮层及海马区,观察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HUCB-MSCs用双苯酰亚胺(bis-benzimide)标记24 h,通过立体定向将细胞注射到损伤脑组织内.全部大鼠分为假损伤组、损伤组(TBI)、对照组(TBI+PBS)和治疗组(TBI+MSCs).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对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接受移植的脑创伤大鼠局部有大量的MSCs存活,一些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并表达NSE和GFAP等神经细胞的标志物,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其他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HUCB-MSCs可明显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替代骨髓MSCs而用于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试验联合应用亚低温与人工脑脊液置换技术治疗颅内感染的可行性,寻找颅内感染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筛选119例开放伤或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在常规抗菌素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置换和亚低温联合人工脑脊液置换处理,对比脑脊液和外周血白细胞数,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亚低温联合人工脑脊液置换处理组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其它处理组(P〈O.05),感染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单纯亚低温处理组和单纯人工脑脊液置换组。【结论】亚低温联合人工脑脊液置换技术治疗颅内感染较接受传统治疗和单项治疗患者感染控制效果好,住院时问缩短,在颅内感染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头痛伴呕吐3d入院,既往先天性脊柱裂并行手术治疗,伴先天性脑积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头围64cm,脊柱侧弯,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脑积水”(图1,见封三)。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脑积水”。入院后在局麻下行血肿穿刺引流术,  相似文献   
8.
胡群亮  张民  涂悦  程世翔  张赛 《天津医药》2012,40(8):760-762
目的:评估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57例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54例)、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患者,采用Borthe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高压氧组良好率最高。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亚低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后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较好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几乎任何形式的脑外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死亡和功能缺失,残存神经元的功能代偿和神经干细胞替代是创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两个主要方面[1].但由于在成人残存神经元发挥代偿功能的局限性和自身有限的神经干细胞数量,严重限制了脑创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2].近年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神经干细胞的有益补充,成为神经细胞替代的又一"种子"来源.相比较于来源于骨髓、脂肪的MSCs,脐带MSCs具有利于自体细胞培养和终身储存,无免疫排斥反应和细胞数量多等等诸多优势,成为组织再生领域新的研究热点[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颅脑创伤后环氧化酶-2(COX-2)在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创伤后诱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迟发性死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液压打击仪建立大鼠颅脑创伤模型,于第1、3、5和7d获取脑组织,分别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2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共定位COX-2在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即在创伤后第1d COX-2出现明显高表达,于第3d表达最高,此后逐渐下降,于第7d仅有极低水平表达;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COX-2的表达不仅出现于神经元细胞,也同样表达于神经胶质细胞。结论COX-2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可能参与脑创伤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迟发性死亡过程,诱发或加重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