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常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干预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取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49例.2010年10月以前为常规护理组210例,其后为强化护理组239例.强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采取绝对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控制血压心率、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监护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以患者离院时及在以后的随访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强化护理组围术期病死率较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4% vs.1.90%,P=0.325).强化护理组随访期间病死率低于常规护理组(2.6%vs.11.3%,P=0.001).强化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98.7% vs.80.0%,P<0.001).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死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血清脂蛋白(a)[Lp(a)]浓度升高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探讨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空腹与高脂餐后血清Lp(a)浓度的影响. 方法 50例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经饮食宣教4周后,进行高脂餐负荷试验(总热量为800 kcal,其中脂肪50 g).分别于空腹与餐后2、4、6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Lp(a)浓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脂康组,各25例.治疗6周后重复上述高脂餐负荷试验并测定血清Lp(a)浓度. 结果 冠心病患者高脂餐后2、4、6 h血清Lp(a)和三酰甘油浓度较高脂餐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脂康治疗6周后,血脂康组的空腹与餐后各时间点血清Lp(a)和三酰甘油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高脂餐后血清Lp(a)浓度显著升高,血脂康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空腹与餐后血清Lp(a)浓度.  相似文献   
3.
4.
<正> 患者男,20岁。1988年10月中旬因舌下疼痛经肌注青、链霉素7天疼痛消失。但时有舌下右侧不适感。12月21日因舌下疼痛复发两天,自己摸到舌下右侧有“硬块状物”而就诊。查体:4321(?)1234有牙石形成。口底右侧以舌下皱襞为中心的粘膜充血肿胀,舌下肉阜微红,右侧舌下肉阜外侧有一8×4×3mm淡黄色结石状物穿破粘膜外露。颌下三角区无红肿。颏下区可扪及两枚10×8×6mm、活动、有压痛的淋巴结。双侧颌下腺柔软、无触痛,双合诊挤压右侧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研究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高脂餐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探讨极短期氟伐他汀对血浆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 43例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伐他汀(40 mg/d)和安慰剂。治疗前和1周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检测空腹和餐后4 h血浆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餐后血浆甘油三酯和hsCRP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1周后,常规治疗组的空腹和餐后血浆hsCRP浓度与血脂水平无显著变化;氟伐他汀组的餐后血浆甘油三酯和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血浆hsCRP浓度降低与血脂的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 极短期氟伐他汀治疗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餐后升高的血浆hsCRP浓度。  相似文献   
9.
检测高脂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最佳时间切点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和高血压病患者高脂餐后甘油三酯 (TG)浓度的变化 ,探讨检测餐后TG代谢的最佳时间切点。方法  5 4例冠心病患者、3 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5例健康对照者于禁食 12h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 (总热量 80 0kcal ,其中脂肪 5 0g) ,检测空腹和餐后 2、4、5、7h血清TG浓度。结果在全部研究对象 ,高脂餐后 2 ,4,5h点的血清TG浓度的均显著升高 (均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餐后TG水平及峰值时间显著延迟 (均P <0 .0 5 )。TG曲线下面积 (AUCTG)在对照者、高血压病患者和冠心病患者依次增高 (均P <0 .0 5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AUCTG与餐后 4h血清TG水平增长值的相关性最显著 (均r =0 .94,P <0 .0 0 1)。结论 在高脂餐负荷试验中 ,餐后 4h血清TG水平增长值可作为检测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餐后血清AUCTG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10.
氟伐他汀对高脂餐后血浆甘油三酯和P-选择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高脂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变化,探讨氟伐他汀、或联合应用缬沙坦对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短期影响。方法33例高血压病患者于禁食12h后接受高脂餐负荷试验(总热量800kcal,脂肪50g),检测空腹和餐后4h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P-选择素浓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氟伐他汀组(40mg/d)和联合用药组(氟伐他汀40mg/d和缬沙坦80mg/d),1周后重复高脂餐负荷试验。结果3组患者具有相似的空腹血脂和P-选择素浓度。33例患者餐后血浆TG和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3组间无明显差异。餐后血浆TG浓度与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显著正相关(r=0427,P<005)。用药1周后,3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浆TG浓度较基础状态无显著变化。对照组餐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与联合用药组能抑制餐后P-选择素升高;联合用药组更能明显地减少空腹血浆P-选择素浓度(P<005)。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与治疗前后血浆血脂浓度和血压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短期内联合应用氟伐他汀和缬沙坦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浓度,提示两药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