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做对照。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4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采用Excel软件中的RAND函数产生随机数字表形成随机分组序列的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GCBT组(47例)和药物治疗组(47例)。经12周的结构化GCBT治疗和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2组间Y-BOCS、HAMA14和HAMD24平均减分率和减分值的差异。结果(1)2组基线Y-BOCS及HAMA1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1,P=0.779;t=0.795,P=0.429),但GCBT组HAMD24评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t=2.316,P<0.05)。2组各有16例患者退出治疗,总脱落率为34%(32/94)。(2)12周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Y-BOCS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GCBT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Y-BOCS平均减分率[(37.0±27.4)%比(45.5±22.9)%]和平均减分值[(9.0±6.3)分比(11.0±5.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2)=0.069,P=0.794;F(1,62)=0.001,P=0.975]。GCBT组和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3,P=0.199;χ^2=0.088,P=0.767)。(3)GCBT组HAMA14减分率和减分值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P=0.362;t=1.082,P=0.286)。(4)GCBT组HAMD24减分率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药物治疗组HAMD24减分值显著高于GCBT组(t=2.239,P=0.029)。结论GCBT与常规抗强迫药物治疗强迫症患者的强迫和焦虑症状的疗效相当,常规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状的疗效优于GCBT。  相似文献   
2.
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5例,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奎硫平组48例,氯丙嗪组57例,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治疗中出现不良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同时检测血糖、催乳素等生化指标。结果1.以PANSS量表作为评估指标,奎硫平与氯丙嗪的总体疗效相当(P>0.05)。2.不良反应方面:TESS量表评估显示氯丙嗪较奎硫平引起肌强直、震颤、扭转痉挛、静坐不能等椎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高,引起胆碱能系统不良反应:口干、视物模糊、便秘、鼻塞发生率高(P<0.05);奎硫平对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奎硫平对血糖、体重影响较氯丙嗪小(P<0.05)。结论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4.
背景:近年来,大量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在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coritco-striato-thalamo-coritcal,CSTC)环路存在代谢方面的异常,前额叶是CSTC环路的重要脑区。
  目的:本研究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OCD患者前额叶神经代谢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研究入组未用药(8周及以上)的OCD患者78例以及76例健康对,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无统计学差异。采用3.0 T西门子磁共振扫描仪分别收集眶额回(orbito frontal cortex,OFC)及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部位的磁共振波谱数据,采集序列为mega-press序列,基于LCmodel 6.3的分析方法得到OFC及ACC部位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复合物(glutamine/glutamate,Glx)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比水的相对浓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t 检验分析OCD组与健康对照组代谢物质浓度的差异,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相关的代谢物质浓度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得分的相关性。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CD患者OFC部位的GABA/W、NAA/W 显著减少(p=0.031,t=-2.193;p=0.002,t=-3.223);ACC部位的GABA/W有减少趋势(p=0.059,t=-1.921)。 OFC部位的GABA/W与耶鲁-布朗强迫思维、行为及强迫总分(Y-BOCS-O、Y-BOCS-C、Y-BOCS-T)负相关(p=0.037,r=-0.221;p=0.007, r=-0.283;p=0.014,r=-0.259)。
  结论:OCD患者OFC部位的GABA相对水平存在显著减少,ACC存在减少趋势,且与临床症状相关,提示GABA与OCD精神病理相关。  相似文献   
5.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高血糖及Ⅱ型糖尿病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对多巴胺受体作用较小,对5-HT受体有更大的亲和力,较少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药物耐受性好,长期使用很少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疗效较好,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症状都有作用,问世不久便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新开发的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因几乎没有对白细胞和其它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在西方国家已代替氟哌啶醇成为第一线抗精神病药物。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某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能引起血糖升高,会使原有糖尿病人病情加剧,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6.
奎硫平与氯丙嗪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及血清PRL水平与药物疗效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奎硫平或氯丙嗪治疗。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同时测血清PRL浓度,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各测1次。结果:经8周治疗,氯丙嗪组血清PRL(680.23±90.26)μg/L,显著高于奎硫平组(124.24±13.56)μg/L(P<0.001)。奎硫平组男女患者血清PR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丙嗪组女性血清PRL(785.72±15.81)μg/L,显著高于男性的(557.75±99.23)μg/L(P<0.05),两组患者血清PRL浓度与PANSS减分率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水平基本无影响,氯丙嗪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PRL水平。血清PRL水平与药物疗效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概括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机制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进行治疗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了当前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与齐哌西酮等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来自4个精神卫生中心的住院患者191例,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开放研究。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检测血糖,催乳素等生化指标。结果:奎硫平与氯丙嗪的总体疗效相当(P>0.05)。氯丙嗪较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EPS),及胆碱能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丙嗪无显著差异,前者不良反应较小,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同时研究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首发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奎硫平组(45例)与氯丙嗪组(46例)两治疗组,疗程8周。治疔前及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包括首发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8周后,奎硫平与氯丙嗪两组患者成绩均明显提高,而奎硫平组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之一,奎硫平对其的治疗作用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