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0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文旨在对全流程的生物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梳理,为未来出现的大规模核酸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我们参考技术规范及其他医疗机构的实践总结,结合自身实际经验,梳理了核酸采集场所、个人防护、标本采集转运检测流程共3个方面的生物安全管理需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严格要求采样队伍按标准要求执行,以达到保质保量完成筛查任务的目的。结果 新冠核酸筛查期间我院共外派采集标本361 841人次。标本零污染零丢失,未发生一例生物安全事件,圆满完成采样任务。结论 大规模新冠核酸筛查是查清疫情源头、抑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全流程的生物安全,应做好充足准备,严格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evised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R-ISS)在真实世界中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及局限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7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568例M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为主的方案诱导治疗≥4个疗程。以ISS分期为对照,分析R-ISS分期的预后意义。考虑到R-ISSⅡ期的MM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本研究将R-ISSⅡ期患者分成四组:第1组患者ISSⅠ期伴有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升高或高危遗传学异常;第2组患者ISSⅡ期无LDH水平升高及高危遗传学异常;第3组患者ISSⅡ期伴有LDH水平升高或高危遗传学异常;第4组患者ISSⅢ期无LDH水平升高和高危遗传学异常。在此分组条件下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568例MM患者中,男性347例,女性221例,中位发病年龄56(25~83)岁,中位随访33(4~203)个月。采用R-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59例(12%)、310例(62%)、130例(26%),中位总体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时间分别为142、86和40个月(χ2=29.588,P < 0.001);采用ISS分期,Ⅰ、Ⅱ和Ⅲ期患者分别为106例(19%)、210例(37%)和252例(44%),mOS时间分别为142、71和40个月(χ2=22.099,P < 0.001)。采用Cox回归分析,ISS分期Ⅲ期对Ⅰ期HR=2.903,P < 0.001,ISS分期Ⅱ期对Ⅰ期HR=1.985,P=0.005;而R-ISS分期Ⅲ期对Ⅰ期HR=5.441,P < 0.001,R-ISS分期Ⅱ期对Ⅰ期HR=2.844,P=0.003。R-ISS分期Ⅱ期的4组患者的mOS时间分别为126、83、49(95%CI:33~65)、65(95%CI:44~86)个月(P=0.131)。总体上,四组OS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第2组和第3组OS相比呈显著性差异(χ2=4.916,P=0.027)。  结论  R-ISS分期相对于ISS分期能够更好地区分MM患者预后。对于有髓外浸润、有1q21扩增、不同年龄分组(年龄≥65岁和年龄 < 65岁)、不同治疗方案(硼替佐米治疗组及沙利度胺治疗组)、不同染色体倍数(低二倍体、非低二倍体)的患者OS均具有较高的预后判断价值。但R-ISS分期同为Ⅱ期患者的生存情况仍存在差异,需要临床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中Skp2和p27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病理联系,探讨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8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12例喉黏膜不典型增生(LPL)、26例癌旁正常喉组织(NLT)中Skp2和p27的表达水平。结果Skp2蛋白在LSCC和LPL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喉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蛋白在LSCC中低表达(43.1%)。Skp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Skp2与p2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Skp2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Skp2通过对p27的泛素化降解,参与LSCC的发生发展过程,Skp2和p27可作为LSCC患者判断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骨折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更新,骨折的治疗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情况在临床仍相当常见,严重影响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内固定术后折端对位对线较好的骨折患者延迟愈合,在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代表性差异性分析,它是一种有效地发现复杂基因间差异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微生物、寄生虫等领域,如克隆肿瘤的缺失基因,新的致病基因的发现。它不需要基因图谱即可快速分离出相关的多态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张文静  王轶  魏红霞  李颖琰 《疾病监测》2008,23(12):783-784
目的 分析影响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报告传染病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法,从河南省报告水平中等样本县共抽出8个样本乡镇,对样本乡镇卫生院全体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接诊传染病患者后愿意报告、接受过县卫生局组织的传染病报告培训、有传染病报告卡以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传染病报告频次均是报告传染病的促进因素,IOR/I值分别为3.26、3.10、2.08、1.34。 结论 应加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和传染病诊断水平方面的培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的督导检查力度,为责任报告人配备必要的传染病报告卡是提高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报告法定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脉穴贴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LEASODⅡ期(间歇跛行期)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60例,A组予通脉穴贴膏穴位贴敷治疗;B组予通脉穴贴膏穴位贴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C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3组均以40 d为1个疗程。结果:A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痊率、显效率均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总有效率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A、B组治疗后CHOL、TG、LD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组血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Fi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双侧胫前、胫后、足背动脉峰值流速(PS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结论:通脉穴贴膏穴位贴敷治疗LEASOD有较好疗效,与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相当,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具有调节血脂、降血黏度、提高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硕士学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真实感受及期望,并从护士角度探讨促进留职的措施。方法选择北京市4所三级医院20名硕士学历护士进行一对一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结果硕士学历护士的工作体验包括工作任务繁多、社会认可度较低、富有成就感;期望能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增加机会与平台,提升自身能力,体现自身价值与优势;提出提供培训与进修学习机会,协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提高薪酬,增加人力/物力支持等措施可留住更多高学历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了解硕士学历护士真实感受,进一步满足其工作期望,并指导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以提高其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应用于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5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TIPS治疗的26例失代偿期PBC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肝功能、生存率等指标及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用Friedman检验进行多个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进行配对秩和检验,对整个随访期内患者生存率作Kaplan-Meier分析曲线。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平均门静脉压力为19.11(16.35~22.05)mm Hg,较术前27.93(25.26~30.87)mm Hg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99,P0.001)。术后3个月内TBil、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胆汁酸等较术前明显上升(χ2值分别为26.000、18.429、16.353,P值均0.001)。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发热,发生率为80.77%(21/26),其次为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23%(7/26),术后6、12个月生存率均为92.3%(24/26)。结论 TIPS治疗失代偿期PBC患者短中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