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劼  陈波  狄幸波  王志平 《新中医》2015,47(5):243-245
目的:观察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的变化,初探热敏灸的脑调节机制。方法:选取在本院使用热敏灸治疗的左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患者热敏灸前后比率低频振幅(f ALFF)和功能连接指标。结果:颞上回和枕叶楔叶热敏灸后f ALFF值降低,顶叶楔前叶、后扣带回皮质、小脑前叶、中央半球和白质热敏灸后f ALFF值升高,与热敏灸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后患者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VPLN)和前额叶、后枕叶功能连接减弱,和海马、脑后叶、中脑功能连接增强,与热敏灸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可以引起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个脑区的调节功能发生改变,对脑功能连接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平衡稳态采集技术在低磁场MR颈椎椎间盘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低磁场MR上采用完全平衡稳态采集技术序列对疑有病变的颈椎椎间盘进行横断薄层扫描,结果:颈椎椎间盘横断薄层图像信噪比极高,能很清晰地显示颈椎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受压情况及位置(偏左,偏右,居中)等。结论:采用完全平衡稳态采集技术的序列在低磁场MR上可作为颈椎椎间盘薄层扫描的常规序列,以弥补低磁场MR在薄层扫描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3.
低磁场MR CBASS在颈椎椎间盘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BASS序列在低磁场MR颈椎椎间盘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低磁场MR上对39例颈椎分别行普通FE(GRE)T2*加权序列、普通FSE T1加权序列及CBASS序列的3mm薄层横断扫描,重建图像请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椎间盘、蛛网膜下腔、椎间盘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之间界限显示情况,评价标准分三个等级。另外,对图像显示的椎间盘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组织对比噪声比进行定性测量。结果:CBASS序列无论在显示椎间盘、蛛网膜下腔、椎间盘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之间界限都明显好于普通SE、FE(GRE)T1或T2、T2*加权序列。CBASS序列不仅信噪比极高,对流动不敏感,而且扫描时间大大缩短。结论:CBASS序列在颈椎椎间盘横断薄层扫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低磁场MR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多级图像对比度放大技术在膝关节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膝关节摄影中多级图像对比度放大技术(MUSICA)参数设定的成像效果,为实际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膝关节侧位软拷贝图像70例,以骨皮质、骨小梁、肌间隙、髌上囊、皮下脂肪为比对目标,由三位观察者对其显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USICA处于较小值(0~2)时,适合于软组织显示,但图像锐利度欠缺;处于较高值时(4~6)适合于观察骨皮质、小梁等细节信息,但较多地出现伪影,共25例;处于2~4时整体影像对比度适中,如实反映人体密度结构。结论:作图像处理时应将MUSICA为2~4设定为常规,实际应用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该处理方法,但应根据具体要求适当调整MUSICA参数值。  相似文献   
5.
组织均衡技术在胸部低剂量直接数字化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缩写DDR,简称DR)以其密度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图像动态范围广、影像清晰以及具有多种后处理等优点而逐渐在国内医院推广应用,胸部检查做为最常规的放射检查从放射防护来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DR的组织均衡技术的运用突显出了这个优势,DR的组织均衡(tissue equalization,简称TE)技术是利用DR宽广的曝光范围将标准的DR图像分解成许多反映不同密度区域的图像,然后经过加权整合得到新的图像,在新的图像中不同体厚的细节均可清晰显示,由于曝光条件宽容度大,因此对于剂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6.
口腔全景影像区域的模糊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全景摄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存在总体清晰度差,影像变形失真等缺点。为进一步提升全景片的影像质量及其QA、QC工作,对全景摄影各区域的模糊现象进行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5年12月15日-2006年4月15日期间的口腔全景片中随机抽取128例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56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0.5岁。由于儿童颌骨发育及牙齿萌出情况与成人有明显区别,在拍摄时需选用与成人不同的全景模式,故将其排除在外。1.2检查方法1.2.1设备选用MORITA Vera view epocs口腔全景机,AG-FA ADCSOLO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口腔专…  相似文献   
7.
胆道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B超对胆囊及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高,但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尚不够满意[1-2]。虽然1.5T及以下的磁共振成像仪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胆总管结  相似文献   
8.
袁建华  丁忠祥  陈方宏  李玉梅  毛德旺  狄幸波  郑劼 《浙江医学》2007,29(11):1145-1148,F0003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脑梗死患者中对病变侧与对侧脑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和平均扩散系数(ADC)的检测价值。方法对17例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8名正常成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分别测量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后角旁、内囊前肢、膝部、后肢、豆状核、胼胝体膝部、压部及梗死灶中心感兴趣区的FA、ADC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左右侧FA、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组病变侧与"正常侧"不同部位FA比较,除梗死灶中心、内囊后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各个部位F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组病变侧与"正常侧"不同部位ADC比较,梗死灶中心与对侧AD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个部位AD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与梗死组"正常侧"不同部位FA、ADC比较,侧脑室后角旁、内囊膝部F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脑室后角旁AD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梗死侧的对侧镜像区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正常侧"。对脑梗死进行定量研究时,不能简单地以对侧镜像区为参照,而应该以大样本的志愿者建立正常对照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超急性脑梗死的弥散加权与扩散张量成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弥散加权(DW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颅脑MRI、DWI及DTI检查.测量梗死灶中心区、边缘区及对侧镜像区的ADC值(DWI序列)或DCavg、FA值(DTI序列),并得到DWI图、ADC图(DWI序列)或DWI图、DCavg图、FA图、彩色编码FA图及皮质脊髓束图(DTI序列).结果 DWI序列比DTI扫描速度快.DTI序列获得的DWI图、DCavg图显示19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的位置、大小与DWI序列获得的图像结果一致.而且,DTI序列还可以获得FA图、彩色编码FA图.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中心区DCavg值与对侧镜像区有统计学差异,边缘区DCavg值与对侧镜像区无统计学差异,与ADC值结果一致.白质纤维束三维重建显示皮质脊髓束为无受累、部分受累、完全受累,其临床肌力分别表现为无减退、治疗后肌力恢复或大部分恢复、无恢复.结论 DWI比DTI具有检查时间上的优势,而DTI能为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起搏器置入患者行640层容积CT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伪影,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和适用性。方法 24例拟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起搏器置入病例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分为A组(640层CT组)与B组(64层CT组)两组,请两位有经验的评价者双盲评价冠脉15个节段的图像质量以及各种伪影对冠脉节段的影响,同时记录辐射剂量和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身高、体重等一般影响因素均无统计学差异。尽管A组的心率显著高于B组(A组的心率:71±16次/分;B组的心率:61±4次/分;P<0.001),但A组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B组(A组的ED:13.8±1.53 mSv;B组的ED:9.14±5.65 mSv;P<0.001)。在起搏器置入患者冠状动脉图像可诊断率(1级+2级)的比较上,A组与B组间有统计差异(A组:99.06%,B组:93.27%,连续校正χ2=6.572,P<0.05)。影响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伪影有运动伪影、阶梯伪影、金属伪影、数据缺失等,各种伪影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连续校正χ2=5.009,P<0.05)。其中,A组的冠状动脉图像伪影以不影响诊断的轻度伪影为主,占94.3%,中重度伪影节段仅占伪影节段总数的5.78%,而B组的冠状动脉中重度伪影节段占伪影总数的31.8%。结论起搏器置入患者行CT冠状动脉造影时,640层容积CT与64层螺旋CT均能提供优秀的图像质量,但640层容积CT以较高的图像可诊断率和较轻的伪影干扰而比64层螺旋CT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