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进、排氧和不同洗舱法对医用氧气加压舱内氧浓度及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特设计氧舱内分别以不同部位进、排氧和氧舱内上、中、下多个部位采样口以检测不同部位的氧浓度分布.结果 宽边担架床及舱内底部进、排氧口位置是影响舱内氧浓度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选择最佳的氧舱进氧和排氧部位以及最佳的洗舱方法以提高舱内氧浓度和氧气分布的均匀度,为患者的治疗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康复治疗高层次人才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总结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经验,并参考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学特色,结合大陆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教育现状,在培养体系、师资及基地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提出个人建议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大鼠海马齿状回Notch1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成功制备雄性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电针大鼠"百会"、"人中"穴15分钟/次,直至各个取材时间点。对各组在电针治疗各时间点行Morris水迷宫测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梗死侧海马齿状回区Notch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Morris水迷宫测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梗死侧海马齿状回区域,电针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时Notch1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相同时间点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第7天时达到高峰,在第14天时仍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上调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侧海马齿状回区Notch1蛋白表达量,改善脑梗死大鼠的认知功能,从而减轻脑梗死对神经元的损伤,达到治疗脑梗死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黄怡  潘翠环  叶正茂  胡翔 《中国康复》2014,29(3):170-172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Pusher综合征患者6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odex平衡功能分析训练仪进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2组FAC、FMA、BI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运动再学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2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1周、2周、4周时采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量表、躯干sheikh、平衡Berg量表进行评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均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运动再学习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技术有利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96例,抽签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针灸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针灸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三四周进行Fugl-Meyer积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定。结果:经三四周治疗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73.63&;#177;20.33)分,CNS为(15.32&;#177;12.79)分,较治疗前(33.32&;#177;12.06),(32.24&;#177;12.45)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48.23&;#177;16.22),(23.56&;#177;15.36)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57,-2.87,P&;lt;0.001)。康复组Fugl-Meyer上、下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lt;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康复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脑卒中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及生活自理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edical Outcome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MOS—SF-36)对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MOS—SF一36评分分别为93.6、95.42、99.54、100.3;出院后未坚持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MOS—SF-36评分分别为99.86、99.3、97.92、96.23。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院后继续康复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障碍,有助于生活质量的维持和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实习阶段创新性地采用了"自主式学习"教学方法,并将此教学方法与传统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目的是为探索一套适合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习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期为我国培养实用型康复治疗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女,46岁,已婚,金属家俱厂工人。于1988年12月7日因慢性附件炎由妇科介绍来理疗科进行物理治疗。选用的方法是庆大霉素游子下腹部直流电导入。以20毫升含庆大霉素40毫克的浓度浸在纱布垫上进行治疗。所用庆大霉素为广州天心制药厂出品,,批号:880805,失效期:1991年9月。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第一次治疗后病人感觉无异常,局部皮肤有无改变不详。第二次治疗后下腹部皮肤起小红丘疹少许,稍痒,未予注意。第三次治疗后局部皮肤广泛地起大的水泡,痛、痒。尚未发现全身反应。即停止治疗,约一周后痊愈。为了检查该病人是否为庆大霉素过敏,进行了前臂屈面的皮肤斑贴试验。以每毫升含庆大霉素2毫克的溶液浸在纱布上贴敷15分钟,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贴敷庆大霉素处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