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蕊  梁文香 《山东医药》2001,41(20):42-42
近 5年来 ,我院遇有应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肝损害 116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9例 ,女 47例 ,平均年龄 30 .2 5± 1.2 7岁。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至生理肝损害时间为 1~ 14周。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如无黄疸、皮疹等。其中有消化道症状 11例(9.48% )。实验室检查示黄疸指数异常者 11例 (9.48% )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异常 9例 (7.76 % )。谷丙转氨酶均超过正常值 (0~ 40 U) ,而在 5 0 U以上 6 2例 (5 3.45 % ) ,10 0 U以上 33例 (2 8.45 % ) ,35 0 U以上者 1例 (0 .0 8% )。肝功能异常与药物种类的关系见表 1。治疗与转归 :立即减药…  相似文献   
2.
单相抑郁与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效应及方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寻找情感性障碍可能是一组异源性疾病的根据,调查了17例单相抑郁和9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一、二级亲属中的情感性障碍患病率,并对二组亚型的遗传效应及方式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单相抑郁的家族聚集性明显高于双相情感障碍。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分别为131.2%和88.9%。单相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都符合多基因遗传,但单相抑郁的遗传率明显高于双相情感障碍,且单相抑郁的二级亲属同病者均集中在母系。提示两者可能属异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癔症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方式。方法 对20例癔症性精神障碍家系采用多基因阈值模式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 本病有较高的家族聚集性,血缘关系越近,亲属的患病率越高,加权平均遗传率为60.5%。结论 癔症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方式可能为多基困遗传。  相似文献   
4.
将非慢性精神分裂症9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的良性行为采用“代币制”和“社会需求奖励法”进行阳性强化训练和行为塑造,并与对照组比较。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的总分和因子分的变化评价强化与不强化的效果。结果表明,阳性强化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不良行为,建立良好行为,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住院费用,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74例癔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住院的74例癔症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有93.2%的患者发病有明显精神因素,与同事和邻居纠纷及家庭不和,经济困难,婚姻问题,灾祸,亲人的丧离为最常见,癔症患者常有其个性特点,本病有较高的家庭聚集性,血缘关系越近亲属的患病率越高,搞好心理卫生,改善心理状态,避免精神创伤,对减少癔症的发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相情感性障碍亚型家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性障碍亚型家系的遗传方式。 方法 :按 CCMD- 2及 DSM- - R的情感障碍诊断标准 ,对 12 6例符合者进行家系调查。 结果 :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其加权平均遗传率为 ( 10 2 .99± 2 .14 ) %。 结论 :该病可能具有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研究组口服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治疗8周末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评定生活质量,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各时段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7,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生活质量问卷除物质生活维度分无显著变化外(P>0.05),总分及其他维度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微,研究组发生率为36.82%,对照组为33.6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丙戊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每组各30例,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疗程均为8 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疗效标准: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性进步;25%~49%为好转,<25%为无效.结果:奎硫平治疗有效率为90.0%,利培酮治疗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奎硫平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其它不良反应因子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癔症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方式。方法 对20例癔症性精神障碍家系采用多基因阈值模式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 本病有较高的家族聚集性。血缘关系越近,亲属的患病率越高,加权平均遗传率为60.5%。结论 癔症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方式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45个高发情感性障碍的家系的遗传方式。方法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本(DSM-Ⅲ-R)的情感障碍诊断标准,均符合者选为样本进行家系调查。结果 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其加权平均遗传率为132.27%,结论 认为本病可能具有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