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手术室患者88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施行细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干预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环境舒适度、术前准备完善情况、术中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状态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在于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更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轻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手术室聘用制护士的整体素质。方法科室采取了岗前培训、具体工作安排、培养其科学意识、推动学科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结论加强聘用护士综合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DWI在超急性期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期脑出血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卒中样起病,发病时间在6h以内,因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急诊行头部MRI检查,按文献Schellinger描述的超急性期脑出血MRI特征初步诊断脑出血,并随即行头部CT证实。10例患者均进行DWI、ADC图和常规MRI扫描,测算不同序列血肿体积,并与头部CT进行比较。结果:10例MRI初步诊断脑出血的患者均经CT确诊为脑出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超急性期脑出血血肿DWI的特征性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磁共振T2WI?DWI和ADC图显示血肿体积均大于CT,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T1WI与CT的血肿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WI对超急性期脑出血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双侧小脑梗死的模式和机制。方法经MRI弥散成像(DWI)证实急性期小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单侧小脑梗死组(UCI)和双侧小脑梗死组(BCI),并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分布、小脑以外梗死灶以及病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因急性卒中入院的11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56例为小脑梗死或小脑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其中单侧小脑梗死36例(64.3%),双侧小脑梗死20例(35.7%)。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脑卒中史(P=0.002)、纤维蛋白元水平(P=0.036)和入院时NIHSS评分(P=0.001)在双侧小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按血管分布区划分,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小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更多发生单侧小脑梗死(P=0.006);而双侧小脑梗死更常见于PICA+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P=0.004)。双侧小脑梗死组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P=0.002),特别是合并幕下梗死灶常见(P=0.022)。在卒中机制上,双侧小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多见(P=0.041),责任动脉病变主要是在椎动脉V4段、V4段与BA接合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双侧小脑梗死并不少见,常见于PICA+SCA供血区;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源性栓塞是其卒中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寻引起脑梗死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所选病例均为本科2004年3月~2006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8例,根据入院后病情演变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SIP)和非进展组。观察项目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院时高血压、入院后血压降低、发热、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首先用单因素分析对上述观察项目(自变量)进行筛选,然后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自变量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符合条件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发生率为30.93%,其中发病后24h内发生SIP32例(26.7%),48h内40例(33.3%),72h18例(15.0%),96h24例(20.0%),120h3例(2.5%),144h3例(2.5%)。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之间有19个因素行χ2检验或t检验,其中有8个因素的差异有显著性,分别是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入院后血压降低、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以脑卒中是否发生进展为因变量,对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自变量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入院后血压降低、颅内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及高血糖有显著意义,而纤维蛋白原增高、颈动脉狭窄、脑卒中史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高,糖尿病史、入院后血压降低、颅内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糖是引起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寻找与脑梗死进展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子对临床降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内镜联合腹腔镜在胃肠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手术指标、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病变患者中选取72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内镜联合腹腔镜胃肠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指标、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降低动静脉内瘘感染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250例施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130例与对照组1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动静脉内瘘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感染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