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制备含镁脱细胞牛骨基质(ABBM-Mg)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进行评估.方法 将冻干ABBM在2 mol/L镁离子溶液中浸泡7 d获得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观察其微观结构并分析元素组成;X射线衍射(XRD)分析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检测材料的官能团;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检测Mg2+掺入含量以及释放速率,测量压缩强度评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 SEM和EDS分析结果 显示,在三维多孔的ABBM表面重新沉积了含有镁元素的矿化物;XRD、FT-IR和ICP检测结果 表明,通过离子置换法可成功将镁离子与ABBM相结合,且掺入含量为11.67 mg/g;复合镁离子前后材料的压缩强度未产生明显差异(P>0.05).复合材料中的镁离子体外释放量在4周内可达8%.结论 通过离子置换可有效地将Mg2+掺入ABBM中,可实现镁离子缓释效果,并对ABBM的多孔结构和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PPHN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地那非,观察组采用西地那非+硫酸镁,根据患儿自身状况调整用药时间,连续治疗3~5 d,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2 h后肺动脉压力(PAP)、氧动脉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治疗后观察组PAP、PaO2、PaCO2、SaO2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6%,低于对照组的18.76%(P>0.05)。结论:西地那非和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均可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其中联合用药可在不增加不良反应情况下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能明显提高患儿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应用陀螺仪股骨髓外定位截骨行全膝关节置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一2020年1月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53例患者(61膝)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使用陀螺仪髓外定位股骨侧截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髓外组),34例行传统髓内导向杆定位股骨侧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术(髓内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髓外组的手术时间、股骨截骨时间均少于髓内组(P<0.05);髓外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髓内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髋膝踝角及术前、术后股胫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陀螺仪股骨髓外定位截骨疗效较好,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定制羟基磷灰石假体/可塑性医用树脂对恢复颧上颌骨畸形患者外形的精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颅颌面缺损畸形患者1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5.6岁。接受计算机辅助设计定制羟基磷灰石假体治疗。术后6个月CT扫描重建影像与术前虚拟设计进行几何学差异分析,判断植入物设计的精确性,并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7例患者中,除1例因术后反复感染取出植入物外,余16例恢复良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几何学差异分析显示,差异率为90.5%±3.1%,患者对面型表示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定制羟基磷灰石假体/可塑性医用树脂治疗颅颌面缺失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可为颅颌面缺损修补的推荐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尹利  李彪  曲超 《眼科新进展》2020,(5):411-414
目的对一种新式缝合固定技术即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字缝合法的安全性及力学参数进行分析。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0只,其中A、B、C、D组右眼为实验眼,分别给予1针、2针、3针、4针的巩膜层间Z字缝合,使用微型测力计测其拉力,比较各组间拉力的差异;E组右眼均给予巩膜层间Z字缝合(3针),于术后1 d、7 d、14 d、30 d、45 d每次处死2只,取其巩膜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巩膜缝线处愈合状态。结果A、B、C、D四组拉力逐渐增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且3针巩膜层间Z字缝合平均拉力(0.2423±0.0242)N,大于人工晶状体最大悬吊力(0.0583 N),足以稳固人工晶状体。E组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1 d缝线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术后7 d巩膜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术后14 d炎性细胞向缝线处聚集成簇,术后30 d炎性细胞仅局限于缝线处,术后45 d缝线周围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几乎不见炎性细胞。结论巩膜层间Z字缝合3针足以稳固晶状体;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提示,缝线在远期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取出股骨侧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假体及骨水泥患者共25例(25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2±12.1)岁,开窗长约6~13cm,宽约1.2cm。再植入假体均选用生物型翻修股骨柄,合并腔隙性骨缺损者予以髂骨或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开窗骨条7例(男5例,女2例)辅以钢丝或钢缆环扎固定,其余18例缝合骨膜覆盖。记录评价指标:术前、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后随访影像学评估(开窗骨条愈合时间,愈合率,假体位置,钢丝或钢缆位置)。结果本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Harris评分术前(35.9±14.7)分,术后(89.3±12.6)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92~156min;失血量为568~980mL。术中未发生股骨假体远端皮质骨穿孔、近端劈裂骨折,开窗骨条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捆绑开窗骨条钢丝或钢缆均未发生断裂。术中2例股骨腔隙性骨缺损者随访3个月时股骨假体分别下沉0.8cm、1.0cm,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对比观察发现假体稳定。结论股骨转子下侧后方皮质纵行条状开窗技术在股骨假体固定牢固的翻修术中可以很好的暴露中远端股骨髓腔,以取出股骨侧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及骨水泥,开窗骨条愈合良好,不影响翻修植入假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氨甲环酸联合蔗糖铁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180例。随机分配到氨甲环酸联合铁剂组(联合组)、氨甲环酸组和铁剂组。记录置换入院时、手术前1天,手术后1、3、5d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患者数。同时计算术前血容量、总失血量。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5岁。所有术前基本资料,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铁剂组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氨甲环酸组(P0.05)。联合组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联合组术后输血、总失血量显著低于氨甲环酸组和铁剂组(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关节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氨甲环酸联和铁剂可以有效提高围术期血红蛋白浓度,减少总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  相似文献   
9.
氨甲环酸是一种纤溶酶抑制剂,能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氨甲环酸常被用于各种临床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心脏外科手术,产后大量出血[1-2]及骨科手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对骨科术后患者的失血量、输血率等其他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大量学者研究及探讨,同时并未增加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但如何安全、有效地应用氨甲环酸,目前还没有一种金标准策略。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使用时机、不同的用药剂量,其发挥止血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在不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概率的条件下,选择更为科学的使用方法来发挥氨甲环酸的最大效用,本文就氨甲环酸在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彪  胡文辉 《中国药业》2013,(23):29-30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分成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惊厥、控制颅内压、维持血压、血糖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每次0.125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神经节苷脂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每次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结果 治疗10d后,两组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神经节苷脂组上升或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6.57,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调节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