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宗敏  王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84-308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差异。方法:将86例10~15周妊娠要求引产孕妇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3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43例使用羊膜腔外注射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A组从平均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5周妊娠引产优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  相似文献   
2.
<正> 中药材市场开放以来,除甘草、厚朴、杜仲、麝香等几个品种外,其余品种实行市场调节和多渠道经营,这种疏通方式搞活并丰富了中药材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疗需要。但也存在不少弊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药材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药物疗效。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材质量下降的因素及对策,供同行参考。1.采集、收购方面 采收时间不合理,导致药材质量下降。每种中药材都有它的最佳采收时间,最佳采收时间采收的药材,有效成份含量高。但有的药农不了解采收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32~33 ℃)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缺血30 min后应用负反馈控温半导体制冷块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并持续至再灌期。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T-3表达,末端脱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同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NT-3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均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缺血组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缺血组(P<0.05或P<0.01)。结论:病变侧亚低温可通过增加脑缺血后NT-3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MA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 分别于栓塞2h、6h、12h均再灌注4h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栓塞后30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P2的表达,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或P<0.01);亚低温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亚低温组半影区MAP2表达水平较常温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局灶脑缺血后30min应用局部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能够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损伤程度,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这种保护作用的产生与亚低温促进梗死灶周围半影区MAP2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自1994—4~2004—4栓塞治疗33例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72h)病人,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位置、病情严重程度、栓塞材料等对栓塞效果的影响。结果Hunt—Hess分级Ⅰ~Ⅱ级、Ⅲ级、Ⅳ-Ⅴ级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6.9%、57.1%、0%。宽颈、窄颈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分别为58%、76%。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预后良好者分别为90.9%、66.7%、0%。结论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瘤颈有关,还受瘤体大小、动脉瘤位置的影响。而临床预后与Hunt-Hess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6496例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目的 研究当今沿海开放县级卫星城市的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6496例颅脑损伤患者填写《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因素、受伤机制、时间分布、伤情资料、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等。表格均由本科神经外科医师复审。所取的数据均经质控验证。结果 (1)颅脑损伤的高危年龄阶段为15~44岁。(2)摩托车事故占交通肇事的53.2%,为主要车型,其次为坠落伤占17.3l%。(3)颅脑损伤下半年明显高于上半年,5月、6月、10月、11月为高峰期。(4)1d内的高峰时间为9点、10点、18点、20点和2l点。(5)院前行气管插管是后继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 颅脑损伤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加以防范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栓塞治疗急性破裂的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自1994年4月至2004年4月急性期(72h)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33例病人,分析动脉瘤几何形态学、位置、病情严重程度等对栓塞效果及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Hunt-Hes分级Ⅰ~Ⅱ级、Ⅲ级、Ⅳ级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7.0%(20/23)、57.1%(4/7)、0%(0/3)。宽颈、窄颈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分别为58.3%(7/12)、76.2%(16/21)。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预后良好者分别为90.9%(10/11)、66.7%(12/18)。结论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受瘤颈、瘤体大小、动脉瘤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临床预后与Hunt-Hess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注期亚低温(32~33℃)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5个亚组:分别于缺血后2、3、6、8、12h进行再灌注4h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min实施病灶侧脑部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及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β表达,末端脱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常温缺血组比较,亚低温缺血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A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缺血组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缺血组(P〈0.05或P〈0.01)。结论病变侧亚低温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亚低温抑制Aβ表达,进而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2例病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该院收治的4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此种病症出现的原因与最终的防治效果。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具有关联性,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占据90.48%,血流缓慢占据4.76%,产后活动少占据2.50%,剖宫产占据2.50%,下肢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比例大于血流缓慢、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与抗凝疗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也能预防此种病症的发生,最终,产妇出院时间将会提前,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