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50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727篇
预防医学   34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97篇
  5篇
中国医学   280篇
肿瘤学   8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葶苈子炭中提取分离出一种新型纳米类成分,并通过药理实验研究其止血机制。利用马弗炉制备250℃、300℃和350℃的葶苈子炭,通过提取分离方法获得各温度下的葶苈子炭透析液,利用低分辨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该纳米类成分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和红外光谱(FTIR)测定其光学特征及官能团信息,利用小鼠肝脏出血实验评价其止血效果,进一步检测凝血4项参数和血小板(PLT)的数量来研究其机制。所有动物实验均符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伦理委员会的规定。TEM结果显示,葶苈子炭袋内透析液中存在着一种新型纳米类成分,并命名为葶苈子炭纳米类成分(DSC-NCs)。小鼠肝脏出血实验结果表明, 250℃、300℃和350℃制备的DSC-NCs都能够降低小鼠肝脏出血时间,其中,以350℃制备的DSC-NCs效果最好。此外,各温度制备的DSC-NCs也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值、升高纤维蛋白原(FIB)值和PLT值。综上, DSC-NCs有一定的止血效果,这可能与激活外源凝血系统、提高FIB值及PLT含量有关,这为探索出血性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以方药运用精妙著称,被称为方书之祖。相对而言,论中记载的针刺治疗内容虽然不多,取穴治病也颇具特色。期门是仲景书中记载最多的穴位,后世多从肝气郁结角度阐述期门穴的作用,但期门作为三经交会要穴,还有更深刻的诊疗意义,故从交会穴角度探讨仲景独取期门穴治疗妇人热入血室病的思路,以明仲景深意,供临床参考发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炎症因子和多维分级评分(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84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膏方组41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口服盐酸氨溴索片,膏方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固肾膏。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膏方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膏方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膏方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和BODE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固肾膏可以提高COPD稳定期的中医治疗效果,降低TNF-α和IL-6水平,改善BODE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机油为分散剂高温热解人发后发现新型纳米碳点,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了该碳点的生物效应。方法利用高温热解法对人发和机油进行炭化,对炭化产物进行萃取、过滤分离和透析得到一种具有水溶性的新型物质碳点,并命名为JYRF-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多种方法对JYRF-CDs进行表征,利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进行CCK-8毒性实验来评价JYRF-CDs的安全性,并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对JYRF-CDs的生物效应进行评价。结果 JYRF-CDs外形为类球形,粒径均匀分布在1.8~3.6 nm,晶格间距为0.219 7 nm。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JYRF-CDs具有低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JYRF-CDs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结论首次以机油为分散剂高温热解人发后发现一种全新的碳点JYRF-CDs,以JYRF-CDs为突破口,更加明确阐释以机油为分散剂高温热解人发后炭化产物具有生物效应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MHD治疗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包括个体性指导、面对面交流授课、微信群沟通,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相关生化指标改变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为(121. 32±8. 51) mm Hg,舒张压为(77. 12±8. 24) mm Hg,维持在正常水平。血肌酐为(412. 57±55. 17)μmol/L,尿素氮为(13. 14±6. 64) mmol/L,尿素清除指数为(1. 53±0. 55)。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职能(63. 25±6. 87)分,生理机能(70. 32±7. 12)分,一般健康状况(71. 35±6. 79)分,精力(68. 48±6. 22)分,社会机能(67. 46±8. 13)分,精神健康(80. 37±5. 63)分,情感职能(78. 26±4. 83)分,躯体疼痛(80. 37±6. 29)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血压,透析更加充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调研对浙江省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从明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对产教协同下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科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框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膈下积液形成的原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7 年7 月至2018 年9 月接受右肝切除术的84 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留置腹腔引流管的不同方案,分为两组:A组(n=45)采用常规引流方案,即术中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且肝癌切除后不常规对拢缝扎膈肌创面,膈下留置双套管一根;B组(n=39)采用改良引流方案,在留置膈下双套管之外,另外留置膈下单腔管一根。比较两组肝硬化情况、肿瘤大小、肝门阻断时间以及膈下积液发生和处理情况。结果 A组较B组术后膈下积液发生率及微创穿刺率明显升高[60%(27/45) vs 7.7%(3/39),48.9%(22/45) vs5.1%(2/39),均P<0.01]。结论 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且不常规对拢缝扎膈下创面,留置双套管并附加留置膈下单腔管,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膈下积液的发生;对于已形成的膈下积液,膈下穿刺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通过洼田饮水试验与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吞咽障碍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苦杏仁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自汉代以来有关苦杏仁炮制方法的记载,对苦杏仁历代的净制与炮制方法进行总结。对苦杏仁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出苦杏仁的现代炮制方法主要包括湿热法、干热法与去油制霜法,初步探索了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苦杏仁的现代药理作用主要集中于止咳平喘、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与润肠通便这7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