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CT定量分析对肺部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iemens双源CT对患者进行平行扫描及增强扫描,根据CT影像数据观察分析患者肺部结节病灶检出情况(敏感度、特异度)、结节影像学特征、病灶强化情况及肺部结节谱曲线斜率(K)、病灶钙含量(Ca)、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Eff-Z)值变化。结果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敏感度为96.88%,特异度为97.37%,准确率97.13%;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肺部结节圆形及类圆形、形态不规则、磨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征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央可见空腔和细胞坏死,肺细胞癌影像图边界清晰,伴分叶征,腺癌影像图表现为分叶状或圆形的孤立结节,且边缘呈毛刺状;结节病灶矢状位CT平扫图显示,右肺上尖叶存在小块清晰均匀阴影,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肺部病灶轻、中度强化;恶性结节组K、NIC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结节组Ca、Eff-Z值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CT定量分析对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进一步鉴别肺内小病灶,对肺部结节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急性脑梗死(ACI)缺血性半暗带(IP)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ACI患者的颅脑ASL图像及DWI,根据随访3个月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好、中等和差组。测量病灶最大层面DWI高信号面积(SDWI)和ASL异常灌注面积(SASL),评估患者是否存在IP;记录梗死病灶(IL)、近病灶边缘脑组织(BNL)及相应对侧区域脑血流量(CBF)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计算患侧/对侧相对值(rCBF和rADC)。比较不同预后组内IL与对侧CBF、ADC值差异及各组间rCBF及rADC差异,分析IL及BNL的rCBF对于ACI预后差的单独诊断效能和联合诊断效能,观察rCBF、rADC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45例ACI中,40例IL区表现为低灌注,将其纳入研究;其中23例存在IP,与不存在IP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2,P=0.034)。不同预后组内IL的CBF和ADC值、预后好组及中等组BNL的CBF值均低于对侧(P均<0.05)。预后差组IL的rCBF与预后好组及预后中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预后组间BNL的r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0,P=0.05)。IL和BNL的rCBF评估ACI预后差的AUC分别为0.92和0.79,最佳界值分别为0.41和0.93,约登指数分别为0.72和0.57;两者联合AUC为0.94,约登指数为0.79。IL的rCBF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642,P<0.001)。结论 三维ASL联合DWI可用于评估ACI患者IP及预后,为制定ACI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 (VD)大鼠海马锥体神经细胞核酸代谢的影响 ,探讨纳洛酮治疗对V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 VD大鼠 14只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只 ;另取 7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 ,仅游离双侧颈总动脉 ,不结扎。观察组大鼠连续 7天腹腔注射纳洛酮 0 .8m g/kg;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与纳洛酮等容量 )。利用荧光探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三组海马神经细胞内 DNA和 RNA的荧光强度 ,并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处理。结果 观察组大鼠神经细胞 DNA和 RNA的荧光强度之比为 (3.79± 2 .37) ,明显高于对照组 (1.87± 0 .73) ,P<0 .0 5 ;与空白对照组 (2 .84± 0 .84 )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纳洛酮能改善 VD大鼠海马锥体细胞的核酸代谢。  相似文献   
4.
5.
417例故意伤害致死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影响故意伤害致死的因素,以便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近10年来所收集的417例故意伤害致死死亡案例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故意伤害致死的主要死因为机械性损伤(占全死因的97.4%),死者主要为男性(97.8%),年龄在20~40岁之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78.0%.结论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男性是高危人群,应针对这一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和控制故意伤害的发生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方式在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记录到一种延迟外向电流.机械力作用下可引出一外向电流,膜电位为30mY时其大小为(54.12±53.23)pA,60mV时为(106.13±47.42)pA,90mA时为(154.01±53.22)mV.说明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机械敏感性通道,并且这种通道不同于以往在内皮细胞上发现的机械力激活的内向整流性通道.不同的流动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os和c-myc蛋白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c-fos蛋白表达在静态时非常低,在4dynes/cm2和10dynes/cm2的剪应力都可诱导c-fos蛋白水平迅速增加,尤其是10dynes/cm2的剪应力.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1.0h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2.5h时接近基础水平.c-myc蛋白在静态时表达也非常低,经剪切力作用后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7.
成人窦房结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成年人心脏窦房结的超微结构,为下一步探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打基础。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二例男青年的窦房结。结果:(1)成年人窦房结中结细胞、移行细胞线粒体丰富,嵴多,密集;(2)结细胞、移行细胞之间有中间形式;(3)结细胞与移行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肌丝束排列不规则,无完整肌节,后者有;(4)有些结细胞含心钠素颗粒;(5)结细胞环绕密布结内之毛细血管,细胞胞巢外层细胞与血管贴近,形成保障血液供给窦房结的特殊构筑;(6)许多地方成纤维细胞的板状突起包绕着毛细血管外围,另一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神经末梢紧密相关,构成一与功能相结合的特殊构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的天敌应激,对大鼠内分泌改变进行观察,阐明海马类固醇激素受体系统对精神应激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以猫为天敌刺激,大鼠每天接受1次猫暴露应激实验.大鼠分为4组:急性单次应激组、2周持续应激组、4周持续应激组及对照组.采用放免法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采用MR、GR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观察海马MR、GR mR-NA的表达.结果接受单次应激后,大鼠开始产生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升高.2周应激大鼠的皮质醇水平最高,4周应激大鼠出现缓慢下降.MR mRNA表达高峰在急性应激时,GR mRNA表达高峰则在持续2周应激时.应激可使海马CA3、CA1区MR/GR比值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并以天敌应激持续2周时最为显著;但在天敌应激持续2周以后,CA3区MR/GR比值开始出现部分恢复.结论天敌应激源可使应激大鼠基础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且恢复非常缓慢.海马CA3、CA1区MR、GR对天敌应激内分泌反应发挥明显的影响,支持MR/GR的平衡紊乱,可导致HPA轴负反馈效应失效和GCs水平的过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下称甲低)是一种常见的能引起小儿智力低下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儿出生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出现较典型甲低症状时多已有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常造成终生残疾。90年代以来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CH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球蛋白(TG)、钠碘转运体(N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度创伤时机体锌含量及其相关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引发的急性锌缺乏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率的关系。方法:建立兔轻伤(ISS=13)和重伤(ISS=22)模型,检测伤前及伤后12h,60h,6d,9d,14d,28d血清及肝Zn 含量、Cu/Zn-SOD活性及肝MT含量。结果:轻伤后1d-6d血Zn值17.23 umol/L±1.48 umol/L,与伤前23.8 umol/L±15.08umol/L 比较下降显著,P<0.05。重伤后1d-28d血Zn含量下降明显。其中1d-14d为7.87 umol/L±2.92 umol/L,P<0.01,28d为12.14 umol/L ±9.46umol/L,P<0.05。重伤组中死亡率为35%,死亡动物血Zn水平比未死动物伤后1d下降显著,P<0.05。重伤组肝Zn含量 伤后上升,血清Cu/Zn-SOD活性持续两周高于伤前,P<0.05,肝Cu/Zn-SOD及MT水平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结论:重伤后体内 存在急性TE缺乏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失代偿性功能代谢变化,可能为重度创伤合并院内感染或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 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