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人类大脑功能网络时变的动态特性及前扣带回皮质喙部环路信息时变整合特征。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8例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患者的静息状态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并收集30名年龄、性别和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以前扣带回皮质喙部为种子点的时间滑窗的功能连接方法,比较前扣带回皮质喙部环路信息时变整合异常表征。探测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患者大脑rACC环路动态功能连接的变异特征。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患者的左侧前顶叶、颞中回、颞上回、内侧额上回、缘上回和右侧中央沟盖、内侧额上回、颞中回、中央后回与喙部前扣带回的动态功能连接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自杀意念分数分别与右侧中央沟盖(r=0.4869,P=0.0086)、左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上回(r=0.5714,P=0.0015)的动态功能连接值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抑郁症伴自杀意念患者的前扣带回皮质喙部环路的信息时变整合的变异性增强,而稳定性降低,可能会影响情绪监控和决策。该项研究为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精准定位射频消融治疗脊神经后内侧支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行椎间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脊神经后内侧支源性下腰痛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8~60岁,病程8~24个月,平均15.7个月。手术效果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Mac Nab评定。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75 min,平均55mim;术中出血量5~10 m L,平均8.5 m L;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中术后无脑脊液漏、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术前与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时的VAS评分分别为(7.6±1.1)分、(2.5±0.5)分、(2.6±0.7)分、(3.0±0.2)分、(2.7±0.6)分,均P0.0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Mac Nab评分手术优良率90%。结论通过椎间孔镜下精准定位射频消融术治疗脊神经后内侧支源性下腰痛效果肯定,定位精确,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angiolymphoidhy perplasiawitheosinphilia ,ALHE)又称假性或非典型化脓性肉芽肿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 ,临床上容易误诊。国内皮肤科陆续有所报道 ,但口腔科报道此病极少。现将我科收治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 ,女性 ,31岁 ,湘藉 ,因右颞顶部肿物 2年于 2 0 0 0年4月 2 3日入院 ,患者曾经诊断为右颞部皮肤斑点状血管瘤于1998年 3月在当地医院冷冻治疗 ,术后半年于原患处出现小手指头大小红色隆起肿物 ,渐长大 ,瘙痒感 ,无痛 ,破损后易出血 ,并在邻近部位相继…  相似文献   
4.
软骨肉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恶性肿瘤 ,发生于颌骨的软骨肉瘤更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 1例下颌骨退分化软骨肉瘤报告如下。患者 ,女 ,58岁 ,已婚 ,广东省籍 ,主诉右侧下颌无痛性包块半年 ,生长加速 2月入院。缘于半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侧下颌骨有一蚕豆大小肿物 ,生长缓慢 ,无疼痛 ,未作治疗。2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下唇开始出现麻木 ,自觉肿块生长加速 ,影响面形 ,遂至当地医院检查拍右下颌侧位片 ,示右侧下颌骨体部不规则低密度影 ,边缘不清。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口腔科。患者患病以来无全身乏力 ,午后低热及夜间盗汗症状 ,无明显食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椎管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神经功能改善和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脊柱椎管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75例(A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53例(B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及脊柱不稳发生率。结果A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后JOA评分显著增高(P < 0.01);A组病人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率显著低于B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3、6、12个月腰椎不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可缩短脊柱椎管肿瘤病人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上述两种术式均具有较好的术后脊柱稳定效果,但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创伤大、出血多,影响脊柱固定节段的活动度,临床上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2012年10月,对35例超低位直肠肿瘤经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下极距肛门2.6-4.2 cm,平均3.9 cm,瘤体直径2.5-3.7 cm,平均3.2 cm.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 min,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40-110 ml,平均8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6-60 h,平均46 h.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无吻合口漏发生.骶尾部切口感染3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9例,ⅡB期15例,Ⅲ期9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瘤19例,中分化腺瘤12例,低分化腺瘤4例.下切缘镜下均为阴性,肿瘤距下切缘距离2-4.5 cm,平均3.9 cm.术后随访3-30个月,中位时间20.3月,无吻合口及盆腔复发,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科1996-2006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小直径二圈半左房钢丝在改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08/2005-10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中、重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63例。常规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经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8例,余血栓未消失的55例患者中,术前1周再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5d基础上采用改良的小直径(3cm)二圈半左房钢丝及Inoue单球囊技术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观察术后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变、二尖瓣口面积,随访6个月观察肺动脉压力、左心房内径及有无栓塞并发症。结果:54例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有8例经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者未纳入分析,1例因车祸死亡。①术后即刻左心房平均压和跨二尖瓣压力阶差均明显低于术前[(10.3±2.1),(28.5±3.2)mmHg,P<0.05;(3.4±2.8),(16.8±3.8)mmHg,P<0.01],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大于术前[(1.67±0.34),(0.86±0.26)cm2,P<0.01]。②随访6个月左心房横径明显小于术前[(46.5±4.3),(65.3±3.4)mm,P<0.01],肺动脉压力明显低于术前[(31.5±12.7),(63.8±12.3)mmHg,P<0.05]。钢丝与心脏及人体均具有高度一致的生物相容性,其标准符合ISO10993认证,术中及术后24h无一例出现排斥反应,也无血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较充分的抗凝、溶栓治疗等术前准备,采用小直径二圈半左房钢丝及改良的Inoue单球囊技术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术(D1或D2)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1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3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P=0.010)、年龄(P=0.013)、肿瘤部位(P=0.042)、有无合并溃疡(P=0.001)、浸润深度(P<0.0001)、有无脉管癌栓(P<0.0001)有关,合并有溃疡(P=0.012)、浸润至黏膜下层(P=0.008)及有脉管癌栓(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P=0.007)及大小(P=0.010)有关,肿瘤直径>20mm(P=0.041)是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有溃疡、浸润至黏膜下层及有脉管癌栓的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时,建议行淋巴结清扫(D2)术;肿瘤直径>20mm黏膜内癌也要考虑行淋巴结清扫(D2)术。  相似文献   
10.
结肠远端血供的解剖与直肠癌前切除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肠系膜下动脉及结肠边缘动脉对保证直肠癌前切除(LAR)结肠远端的血液供应的价值.方法:采用“望、触、量、切”的方法仔细观察肠系膜下动脉的解剖,能看到结肠远端动脉的分支及搏动情况,或/和能摸到边缘动脉的搏动76例,既看不到结肠远端结肠边缘动脉的搏动,也摸不到边缘动脉的搏动29例,仔细解剖近边缘动脉的结肠系膜,保留足够的系膜宽度,确保边缘动脉的完整.使用剪刀剪去结肠远端的系膜确保存在小的动脉性出血.结果:在105例直肠癌前切除病人中,未发生与结肠远端血供相关的并发症,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95%(1/105);105例患者的结肠边缘动脉距结肠壁的距离为0.6~5.9 cm之间,中位数0.8 cm.其中距离0.6~1.0 cm 79例(占75.2%),距离1.1~3.0 cm 24例(占22.9%),距离3.1~5.9 cm 2例(占1.9%).结论:通过对结肠边缘动脉“望、触、量、切”的方法,保持结肠边缘动脉的完整,保证结肠远端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