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中自体回收血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活化血小板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Ⅲ级,年龄35~60岁,接受脊柱手术的病人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全组均进行术中自体血回收,并以回收血为试验组,回收血回输前的自身体内血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用Medtronic Squestra 1000型回收机按标准模式对术中出血进行回收.以BD公司生产型号为Facscalibur的流式细胞仪对体内血及回收血内的血小板进行检测.[结果]自体回收血内含有一定量的血小板并且其活化程度显著高于体内血(P<0.05);接受自体回收血回输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血小板在血液回收过程中可被激活.但被激活的血小板在一定容量的范围内不会引起不良的临床反应.  相似文献   
2.
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sehemic postconditioning,IP)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采用开颅机械闭塞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n=18),IP组阻断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15 min后开放双侧的颈总动脉(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bCCAs)15 s,夹闭15 s,反复3次,然后开放bCCAs进行永久性灌注;非IP组阻断MCA 15 min后直接开放bCCAs进行永久性灌注.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0 d内在各时间点行行为学检测,并以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于再灌后2 d、14 d时各组随机取6只检测脑梗面积.结果 IP组大鼠在各时间点行为学检测结果均优于非IP组;再灌注2 d、14 d时IP组脑梗面积均显著小于非IP组(P<0.001),IP组再灌注2 d和14 d的脑梗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724).结论 IP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梗面积.  相似文献   
3.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中回收的自体血具有异体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自体血回输也有一些并发症。本文对这些并发症及其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肝功不良患者术中麻醉深度的因素。方法 以我院125例行肝部分切除的病人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前的肝功能,ASA分级,年龄,性别与术中的麻醉深度,并分析这些因素对麻醉深度的影响。结果 年龄,性别与术中的麻醉深度无关,而肝功能与ASA分级与术中麻醉深度呈负相关。结论 对于肝功不良患者,术中应根据肝功情况相应减浅麻醉,以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对肝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全麻后气管拔管期对病人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手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L组(氯诺昔康组),T组(曲马多组)和C组(对照组),监测麻醉不同时段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呼吸稳定评分(BS)、清醒程度评分(CS)、肢体运动评分(ES);记录拔管时间,病人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病人躁动情况。结果:L组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组则较长;两组拔管期躁动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各时间点MAP与麻醉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T组拔管时HR高于麻醉前(P<0.05),拔管后5 m in时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L组在各时间点均较为平稳(P>0.05);两组MAP、HR在拔管时和拔管后5 m in均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 in和10 m in各时间点CS、ES均T组较对照组低(P<0.05),L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拔管期间使用氯诺昔康,可减少拔管期病人的不良反应,且不延长拔管时间,对呼吸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方式,具有可控性.病理条件不同,凋亡的机制也不尽相同.在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中存在着凋亡.因此,理解该过程对于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I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开颅机械闭塞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开放/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实现IP.24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组、非IP组、LY294002+IP组、DMSO+IP组,每组6只,再灌注48 h后测脑梗死面积;其中LY294002、DMSO于建模前1 h侧脑室注入.结果 各组左侧大脑皮层均可见清晰梗死灶,符合血管分布范围.其中IP组腩梗死面积(34.02%±7.17%)明显小于非IP组(57.05%±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IP组脑梗死面积(73.41%±2.06%)明显大于DMSO+IP组(35.76%±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SO+IP组与IP组脑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信号通路参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术中回收的自体血具有异体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自体血回输也有一些并发症。本文对这些并发症及其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浓度的异氟醚同异丙酚-芬太尼相比是否可抑制老年人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降低肺换气功能.方法随机选择仰卧位非开胸手术的全麻老年病人20例.先行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20分钟后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然后改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分别在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达到1.0和1.5,并维持20分钟后采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术中行有创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结果P(A-a)O2及PaO2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Qs/Qt及乳酸(LAC)无明显增高.结论1.5MAC以下的异氟醚对H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此浓度的异氟醚可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术中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和全麻药浓度。方法ASA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麻病人28例,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和异氟醚(I)组。P组静脉输注异丙酚,使病人依次出现指令反应消失、呼吸停止后行气管插管。I组在气管内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并使肺泡内异氟醚浓度依次达0.5MAC、1.0MAC、1.5MAC。记录两组诱导前及上述各时点的HR、PetCO2、NT、MAP、SpO2、MnSSEP;P组同时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结果随着异丙酚、异氟醚浓度的增高,皮层下诱发电位N13'变化最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其中以N20、P25最稳定,在较高浓度才受麻醉药影响。结论当用异丙酚和异氟醚施行全麻时,N13'最适于作为脊髓脊柱手术的监测指标;N20、P25适于脑部手术监测。异丙酚血药浓度低于2.51μg·ml-1,异氟醚低于1.0MAC时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