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的量化评估是PD诊疗中的一个难题;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运动传感器的可穿戴式装置可以跟踪PD病人设定动作和自主运动等运动信息,从而实现帕金森运动症状的实时和客观的量化评估。首先介绍MEMS运动传感器技术及用于帕金森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典型性可穿戴式系统,包括其局限性;然后对震颤/异动症、缓慢运动、肌肉僵直、姿势步态障碍等4个主要运动症状的量化评估方法及其与神经科医生临床判断相关性分别进行对比和分析;同时对PD症状波动等运动并发症对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影响进行讨论。介绍MEMS运动传感技术在PD运动症状量化评估中的应用及其精确性,为基于可穿戴式传感装置的帕金森运动症状定量评估研究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动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病期<1周与病期>4周以及20例健康老年人的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结果发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病期<1周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水平较病期>4周者显著升高;病期>4周者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果提示,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动态监测对脑梗死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脉自旋标记法(ASL)是一种无创的利用已磁化标记的动脉血作为内源性对比剂来评估脑血流量(CBF)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既往ASL技术主要在脑血管疾病中获得广泛的应用,近年来,ASL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技术的改进,ASL逐渐成为一种可用于帮助明确诊断和监测病情演变的越来越有前途的工具。本文就ASL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5.
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LSEP)顶部记录为N_(20)-P_(25)复合波,中央前记录为P_(22)-N_(30)复合波。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央前成份由运动区起源,并同运动及运动机制有关。帕金森病是由黑质-纹状体病变引起的锥体外系综合征。对该病的体感诱发电位研究国内仍未见类似报道。本文拟研究早期帕金森病的SLSEP顶、中央前成份的异常特征、病理机制及可能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发现由于凝血因子先天性异常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而这些先天性异常中尤其是由凝血因子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引起的功能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将就几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院开展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UVB)治疗各种神经内科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应用该技术治疗68例散发性脑炎的临床及脑电图动态观察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诊断参照《神经病学》制订的标准[1],脑电图检查均有...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常见危急重症,其致残率与病死率均相当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脑卒中缺乏急症意识,常使治疗延误。近年来,由于CT、磁共振成像(MRI)、经颅多普勒(TCD)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卒中的诊断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同时随着卒中单元、溶栓等的发展以及治疗时间窗的提出,人们开始认识到脑卒中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挽救生命、减少病残、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今普遍主张应该将脑卒中列入急救范畴来加强诊治,建立一个脑卒中抢救网络,充分重视院前和急诊抢救,使卒中患者能争取在“时间窗”内获得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性溶栓或/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或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8例因粥样硬化所致急性或进展性脑血管栓塞病例,分为治疗组21例(选择性脑动脉内接触溶栓辅以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对照组17例(单纯选择性脑动脉内接触溶栓),进行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治疗急性或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其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临床预后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再狭窄、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性出血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接触溶栓结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或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积极、有效、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 MRI特点。方法 :分析 1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 MRI资料。结果 :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有脑膜刺激征、颅内高压、颅神经损害 ,易误诊 (8/ 19) ,其 MRI变化有三个特点 :1颅脑 MRI平扫未发现异常 ,但增强扫描可见脑沟及脑池内线状或点状强化灶。 2以额、顶、颞叶、双侧基底节区为主的多发散在不规则斑块状或片状长 T1 、长 T2 信号改变 ,增强后病灶轻度或无明显强化。 3颅脑 MRI可见大脑半球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病灶 ,T1 呈低信号 ,T2 呈低或等信号 ,部分病灶中心 T2 呈高信号灶 ,增强后可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影像。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误诊率高 ,确诊需依靠病原学检查 ,其 MRI表现虽缺乏特异性 ,但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