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学习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治疗方法的前期课程,亦是临床教学中的重点。临床教学中需要结合教材,反复教授、巩固《经络腧穴学》中的相关知识点。本文结合使用不同版本的《经络腧穴学》教材进行教学的工作实际,从编写方式、内容、图示、学生反馈等方面,介绍在临床带教中使用该教材的心得体会。针对出版频次、插图绘制、排版、拼音标注及部分知识点细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经络腧穴学》教材的编写和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筋点电针法治疗急性期后Bell’s面瘫的疗效。方法: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结筋点针刺组51例(简称结筋组)和对照组37例。两组急性期均取合谷、太冲、尺泽、风池、翳风,直刺进针,用泻法。恢复期起结筋组选择阳白次、下关次、颧骨次、牵正次、迎香次、夹承浆次等结筋点,直刺或斜刺进针,得气后予以阳白次-下关次、牵正次-迎香次等对穴电针;对照组取阳白、攒竹透鱼腰、四白、地仓、迎香、牵正、合谷、太冲等穴位针刺,得气后予以阳白-攒竹透鱼腰、翳风-地仓等对穴电针。两组患者均同时予以同等剂量、时程的强的松、甲钴胺、呋喃硫胺治疗。结果:两组House-brackmann量表、Sunnybrook量表评分分值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结筋点电针法治疗能提高急性期后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胛提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35例肩胛提肌劳损患者并随机分成短刺组、针刺组、走罐组三组,短刺组用短刺法针刺天髎次(肩胛骨内上角)、颈1-4横突,并予电针刺激20 min,然后以冬青膏为介质玻璃罐走罐2 min;针刺组针刺颈1-7夹脊﹑颈百劳﹑阿是穴等穴,然后给予与前组相同的电针刺激及走罐治疗;走罐组给予前两组同样的走罐治疗。VAS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变化,并进行治愈率、治愈时间的比较。结果 10例受试者中途退出,三组共完成病例120例。短刺组(n=43)治愈39例,好转3例,无效1例;针刺组(n=41)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2例;走罐组(n=36)治愈12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治疗前后VAS评分下降值,短刺组与针刺组比较,P=0.008;短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000;针刺组与走罐组比较,P=0.173。三组治愈率、6次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筋点短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较普通穴位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单纯走罐治疗能更有效缓解肩胛提肌劳损患者疼痛,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结筋点短刺疗效优于普通穴位针刺。  相似文献   
5.
梳理华佗五禽戏形成之前的仿生术式发现,仿鹿的术式鲜有提及和记载,鹿戏可能是华佗唯一首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探讨华佗五禽戏中鹿戏的来源。认为华佗五禽戏鹿戏是在汉代的时代背景及道教思想影响下形成,虽然名称上与“复鹿”有联系,但其动作可能只起源于《引书》中的“虎顾”术式,而华佗五禽戏鹿戏是根据六禽戏“鸱视”创建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转录因子Foxp3与肿瘤免疫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xp3高表达于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与其分化、发育和免疫调节功能关系密切.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Foxp3是Tr的一个特征性分子标志.而新近的研究提出,Foxp3不仅仅表达于Tr细胞,并有人提出表面分子标志CD127才是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争论的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近年,Foxp3对Tr的发生、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已逐渐成为免疫学研究热点,Foxp3与肿瘤免疫调节的关系越来越被广泛关注,机体对Foxp3的不同的调控机制成为学者讨论的焦点,但Foxp3的确切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灸及其血清对荷瘤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H_(22)荷瘤小鼠CD4~+CD25~+Treg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体外增殖的影响和针灸血清刺激下的CD4~+CD25~+Treg细胞的体外增殖变化,探讨针灸及其血清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艾灸治疗组、肿瘤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用H_(22)肿瘤细胞移植性实体瘤模型,电针和艾灸"大椎"治疗后,磁珠分离CD4~+CD25~+Treg细胞,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不同组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针灸血清对CD4~+CD25~+ Treg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肿瘤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增殖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电针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CD4~+CD25~+Treg细胞增殖水平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电针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1:1、1:8稀释度血清刺激正常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较正常对照、肿瘤对照组血清显著增高(P<0.05),各组1:16、1:32稀释度血清对Treg细胞作用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下调荷瘤小鼠CD4~+CD25~+Treg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不同浓度针灸血清体外刺激CD4~+CD25~+Treg细胞增殖表现出不一致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或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对糖调节受损(IGR)伴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60例IGR伴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40例。A组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予生活方式干预+口服二甲双胍,C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D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口服二甲双胍。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IGR患者向糖尿病(DM)或正常糖耐量(NGT)转化的转归情况,比较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腹围(WC)、身高、体质量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内脏脂肪指数(VAI)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156例,A组40例、B组37例、C组40例、D组39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B、C、D组的Hb Alc、HOMA-IR、TG、LDLC、WC、BMI、FL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 A组的BMI、FLI水平明显降低(P0.05);仅有C、D两组VAI水平下降(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C、D组Hb A1c、TG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P0.01); C、D组WC、FLI、VAI水平明显更低(P0.01);仅有D组HOMA-IR水平明显更低(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C、D组FLI、VAI下降更加明显(P0.05,P0.01)。(3)组间治疗后两两比较,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B组、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与B组相比,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4)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还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IGR合并腹型肥胖患者,都能够对糖代谢及胰岛功能产生更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减轻腹型肥胖,减少内脏脂肪蓄积,减轻肝脏脂肪病变,从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分析中医敷贴、拔罐起疱的原因、鉴别、预后和处理,对中医敷贴、拔罐起疱的预防方法和护理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为更好地体现、发挥中医特色疗法的优势及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发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运用神经功能量表、电生理检测、影像学技术的方法,研究电针急性期介入对贝尔氏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贝尔氏面瘫患者根据急性期是否给予电针,随机分为电针组(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直至患者痊愈。每次治疗时均用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发病3天内完成面神经MRI检测,观察健、患侧信号强度;1周内完成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发病后1月,或不满1月但面瘫病即将痊愈时予以复查面神经MRI、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患者发病至开始恢复的时长(即House-Brackman量表评分开始下降的时长)、病愈所需时长、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分动态变化、MRI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中延迟时间、波幅、波幅比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发病至开始恢复的时长、病愈所需时长、治疗过程中的House-Brackman/Sunnybrook量表评分动态变化、治疗后MRI检测阳性率、治疗前后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面神经传导速度中延迟时间、波幅、波幅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贝尔氏面瘫急性期在面部穴位给予低频电针治疗对面神经无明显损害,不影响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