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住院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达 5 0 % ,70年代基本上未予处理 ,80年代多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 ,但由于卒中后对药物耐受性降低 ,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较大 ,限制了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1 ] 。国外西普妙已广泛用于各轻、重性、隐匿性、抑郁症、焦虑症等。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西普妙作用进一步探索总结 ,故采用西普妙治疗 39例并与多虑平 36例治疗比例 ,旨在探索其疗效 ,在国内对各种抑郁尤其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 99年收住院的脑卒中患才 ,无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检查合作 ,Hamilton抑郁量表 (MA…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引起的粒细胞缺乏及其他严重副反应国内外报道很多。但导致全身皮肤粘膜广泛性出血的病例报道甚少。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男性,18岁,学生。因自语自笑、行为怪异、打骂家人2年于1993年4月18日上午首次收住院。无治病史。入院时查心脑电图均正常,白细胞6.8×10~9/L  相似文献   
3.
氯氮平引起的粒细胞缺乏及其他严重副反应,国内外已屡有报道。但该药所致的全身皮肤粘膜广泛性出血的病例报道甚少。现报告如下:住院号6568,男,18岁,学生。因行为怪异,情绪不稳,打骂父母2年于1992年4月18日住院治疗。既往无药物治疗史。入院时查心、脑电图正常,WBC6.8×10~9/L、N0.76、L0.24。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诊断精神分裂症。单用氯氮平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古方-防风通圣散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对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常规抗精神病药加服防风通圣散煎剂结合治疗,与126例单用常规抗精神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临床疗铲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1]综合评定。结果:治疗后防风通圣散组(治疗组)患者的CGI-SI与CGI-GI分值和BPRS,SAPS,SANS量表的总分及因子分均低于单用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ES总分与RSESE总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对阳性,阴性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副反应显著较少,安全度较好,调畅各脏腑机能与气机的运动形式,内通外达是其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丙戊酸钠治疗快速循环型精神障碍侯明进,齐志田,王龙会,肖力群(泰安市精神卫生中心)1977年Dunner和Flive对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规定为:情感性障碍每年发作4次或4次以上,有时又分为原发性药物继发性快速循环型[1,3]临床上不管那一类型,治疗均...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8岁,中学生。因行为怪异,情绪不稳,打骂父母2年余,于1992年4月18日上午首次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既往徒未治疗,入院时查心、脑电图正常,白细胞6.8×10~9/L、N:0.76、1:0.24。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用氯氮平系统治疗,未合并其他药物。入院当天中午给予氯氮平25mg口服,无不适。当晚8时再服25mg,亦无异常发现。次日早、午又各服25mg,下午3时发现患者左眼外侧球结膜有0.2×0.2cm大小的鲜红色出血点,患  相似文献   
7.
鉴于女性精神病人常伴月经异常 ,尤其是在治疗期出现的继发性闭经[1,2 ] ,迄今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为此 ,作者对所见的我院 46例应用益母草膏和安宫黄体酮进行疗效的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①为 1998~ 1999年我院住院治疗的闭经精神病病人 ,共 46例 ;②病前月经正常 ;③住院期或出院后维持治疗期停经连续 3个月以上 ;④排除妇产科及内分泌等疾病所致的闭经 ;⑤排除严重躯体疾病。1.2 方法 本文病人随机进入益母草膏和安宫黄体酮治疗组。前组采用山东临沂中药厂生产的益母草膏 (剂量为 3 0 g ,每日两次…  相似文献   
8.
<正> 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它是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的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实质就是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秦,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