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345例,于第1个月月底进行随访及抑郁评估,根据是否合并抑郁诊断,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后无抑郁组(non-post stroke depression,NPSD)和抑郁组(PSD),采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及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3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组113例,占32.75%,两组患者性别比及年龄均有统计学意义;饮酒史、HAMD基线分值、NIHSS基线分值、ADL基线分值,以及1月时的MMSE、mRS、ADL、NIHSS评分、客观支持分以及对支持利用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D基线分值高、ADL基线分值和一月ADL分值低、饮酒史是早发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PSD患者发生率较高,HAMD基线分值高、ADL基线分值和一月ADL分值低、饮酒史是缺血性卒中早发抑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临床管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9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临床管理的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临床管理。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HAMD-17量表评分与干预前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的差值,持续到干预结束。干预第2、4周,干预组的HAMA-17量表评分与基线期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的差值。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临床管理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效果优于单一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述情障碍的抑郁障碍患者面孔识别情况的差异.方法 以面部表情图片为实验材料,由30 例抑郁障碍患者(其中高述情障碍组15 例,低述情障碍组15 例)完成面部表情和面孔身份识别任务.结果 述情障碍程度与表情类型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识别正性或负性面部表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高述情障碍组识别正、负面部表情图片有差异(P<0.05),低述情障碍组则无(P>0.05);高述情障碍组识别面孔身份(带面部表情)的正确率低于低述情障碍组(P<0.01).结论 不同程度述情障碍的抑郁障碍患者面孔识别存在差异,述情障碍对负性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亚健康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汤药治疗组(A组96例)和中成药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B组94例)。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每周复诊1次。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临床医生总体印象(CGI)评分及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明版(WHOQOL-BREF)评分以评估其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PSQI、CGI及WHOQOL-BREF评分均有改善(P<0.01);2组间治疗各时点及停药2周后的CGI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评分差值,A组均高于B组,其中生存质量总分和心理领域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辨证的中药汤剂干预对阴虚火旺和心脾两虚型的亚健康失眠者的失眠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且在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方面明显优于中成药乌灵胶囊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来归纳亚健康性失眠阴虚火旺型症状要点。方法:将通过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收集413例亚健康失眠患者,对证属阴虚火旺型197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提取的症状为:心烦懊恼、目赤、口苦、口干咽燥、耳鸣、盗汗、面色少华、神疲体倦、腰膝酸软和小便黄。并建立中医证型预测模型,且预测模型的一致率为81.84%,即理论判别与实际资料的总吻合率为81.84%。入选判别函数的症状则为:五心烦热、耳鸣、小便黄、目赤、盗汗、口干咽燥、大便结、神疲体倦、心烦懊恼、面色少华、口苦及心悸。回代法计算的判别一致率为81.1%。结论:阴虚火旺型的症状主要包括:目赤、口苦、心烦懊恼、耳鸣、口干咽燥、盗汗。利用logistic回归和判别分析归纳本证具有较高的吻和性,可提高亚健康失眠阴虚火旺型中医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调查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对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105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和105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①病例组失眠、抑郁、焦虑得分(分别为4.48±4.06、7.90±4.57、9.16±5.63)与对照组(分别为2.17±2.57、3.07±2.42、3.89±3.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P<0.001; t=9.59,P<0.001;t=8.41,P<0.001);病例组的失眠、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比例分别为43.8%、46.7%、59.0%,与对照组(分别为25.7%、5.7%、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P=0.006;x2=29.73,P<0.001;X2=22.50,P< 0.001).②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比例分别为76.1%和84.8%,与无失眠症状的患者(23.7%和3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7,P< 0.001;x2=22.42,P<0.001).结论: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失眠、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有失眠症状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失眠者与非失眠者关于睡眠的信念与态度看法的差异,识别失眠者错误的睡眠认知.方法:对35名失眠患者(失眠组)进行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对39名健康受试者(非失眠组)进行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测评.结果:非失眠组DBAS总分(87.97±7.88)分高于失眠组(85.06±11.19)分,但差异没有显著性(t=-1.419,P>0.05);对量表的5个组成部分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失眠组在对控制和预测睡眠的能力评价和对失眠后果的估计比非失眠组差:从各个条目的均数来看,失眠组比非失眠组存在更多的错误认知;失眠组DBAS总分与PSQI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组比非失眠组存在更多的错误信念与态度,这些错误的信念与态度主要为对控制和预测睡眠的能力评价和对失眠后果的评估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和认知行为干预(CBT)对亚健康失眠的短期疗效及中长期转归的影响.方法:亚健康失眠者62例,知情同意后分为中药组、CBT组和对照组(不予干预),干预时间4周.疗效观察:主要指标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次要指标为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时点为基线期、干预结束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5个月.结果:短期疗效:干预结束时,中药组及CBT组PSQI均明显下降(P<0.05).中长期转归:随访期3组PSQI均明显下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3组焦虑均改善(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和CBT组抑郁均改善(P<0.05),对照组抑郁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和CBT短期干预亚健康失眠均有效,对其中长期转归无明显优势,亚健康预后较好,多数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对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的影响,验证颞叶参与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假说.方法 采用McDaniel等建立的前瞻性记忆神经心理学试验方法,测试62例颞叶癫痫患者(33例服用抗癫痫药物和29例未服用药物,颞叶癫痫组)和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EBPM和TBPM.结果 颞叶癫痫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数字广度测试(DS)、词汇流畅性测试(VFT)的成绩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MMSE、VF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 EBPM测试(6.83±1.34)分,TBPM测试(5.00±1.70)分]相比,颢叶癫痫组的EBPM测试[(3.95±2.77)分]和TBPM测试[(3.08±2.42)分]的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4.39,均P<0.01),且TBPM测试得分均低于EBPM.其中服药和未服药两组间EBPM测试成绩[(3.82±2 70)、(4.10±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 >0.05),两组间TBPM测试成绩[(2.55±2.20)、(3.69±2.55)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5).结论 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前瞻性记忆损害,提示颞叶参与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过程;与EBPM相比,TBPM损害更明显,提示TBPM需要更多的自我发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