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探讨高血压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前组采用狭窄肾动脉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正常血压组再分为假手术组(N)和缺血再灌注组(IR),分别行假手术和缺血再灌注处理.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为2h,再灌注22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NF-κBp_(65)、ICAM-1、MMP-2和MMP-9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灰度值.结果 与N组比较,IR组NF-κBp_(65)、ICAM-1、MMP-2和MMP-9灰度值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HIR组NF-κB_(65)、ICAM-1、MMP-2和MMP-9灰度值增高(P<0.05).结论 高血压加重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F-κB_(65)、ICAM-1、MMP-2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结合检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包括MMP-2、MMP-9)、CD40配体(CD40L)水平综合评价斑块的易损性。方法对68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A组)、62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和56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类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s-CRP、MMP-2、MMP-9、CD40L。A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A组IMT高于B组(P=0.024),A组以易损斑块(60.3%)为主,B组以稳定斑块(77.4%)为主;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均P<0.05);A组易损斑块者血浆MMP-2、MMP-9、CD40L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和无斑块者(均P<0.05);易损斑块者hs-CRP与MMP-2、MMP-9均呈正相关(r=0.516,P=0.001;r=0.653,P=0.001);MMP-2与MMP-9、CD40L均呈正相关(r=0.637,P=0.001;r=0.614,P=0.010);MMP-9与CD40L呈正相关(r=0.749,P=0.012);易损斑块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6.19±11.25)高于稳定斑块(23.58±10.46)及无斑块者(23.14±10.18);血浆hs-CRP、MMP-2、MMP-9、CD40L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652,P=0.001;r=0.761,P=0.001;r=0.729,P=0.001;r=0.648,P=0.010)。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结合检测血浆相关炎症介质水平有助于评价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3.
我科2000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8~76岁,平均57.3岁。61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大多数高于正常值,收缩压200mmHg以上5例,160~200mmHg17例,130~160mmHg43例,130mmHg以下3例。病情[1]Ⅰ级5例,Ⅱ级18例,Ⅲ级26例,Ⅳ级16例,Ⅴ级3例。全部经CT检查确诊,出血量与部位:按多田公式[T=π/6×2(长轴)×S(短轴)×层数]计算,血肿量30~120ml,其中30~60ml21例,60~80ml34例,80~120ml 13例。均为幕上血肿,破入脑室27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04~2020-12在本院确诊的949例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将949例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22例,无出血转化组927例.记录两组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组与无出血转化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高脂血症、吸烟史及酗酒史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与无出血转化组患者在溶栓前收缩压(SBP)、溶栓前舒张压(DBP)、糖尿病、脑梗死量表评分(NIHSS)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SBP(≥140mmHg)及NIHSS评分≥21分是导致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与患者的血压及NIHSS评分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5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例孕产妇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表现为头痛30例,伴呕吐23例,精神异常3例,视物模糊12例,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7例,痫性发作6例,意识障碍10例,感觉障碍5例,病理征阳性17例,视乳头水肿22例,合并发热5例,均经头颅CT、MRI/MRV及DSA检查确诊。19例患者采用单纯全身抗凝治疗,痊愈16例,存留功能障碍2例,1例颅内静脉窦广泛血栓合并脑内出血、脑疝形成重症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13例重症患者行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痊愈8例,存留功能障碍5例;3例妊娠早期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6例妊娠晚期患者评估胎儿产后有存活可能,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5例新生儿存活,1例早产儿死亡。结论 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当孕产妇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时,应高度警惕CVST的可能,尽早行影像学检查确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及时行抗凝、多途径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VST患者56例为CVST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CVST患者再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对比2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结果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组D-D、Fbg分别为(316.37±14.59)ng/mL、(4.96±1.27)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D-D、Fbg分别为(289.34±22.37)ng/mL、(4.58±1.16)g/L,均显著低于CVST预后不良组。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于CVST的诊断和短期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不同时段行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标本,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和Cyt-C表达的变化.结果 ICH超早期组(<8h)可见明显的TUNEL阳性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早期组(8~48h)二者均达到高峰;延期组(>48h)TUNEL阳性细胞仍维持较高表达,而Cyt-C阳性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凋亡细胞与Cyt-C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 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Cyt-C表达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9—2015-09收治的6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rt-PA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量表)评分,观察2组临床效果、继发性脑出血率及病死率、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常规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继发性脑出血、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及其与病房环境的细菌分布情况的相关性,为神经内科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共100例,分析并发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其所居住病房环境主要细菌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者,共42例(42.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与黏膜和颅内等部位感染;神经内科病房环境监测结果发现病原菌共1 500株,主要由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构成(分别占65.87%和16.13%),主要为藤黄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黑色枯草芽孢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及格兰阴性球菌占少部分。神经内科感染者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9.41%和28.71%),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较多见。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病原菌情况与病房环境细菌相对一致,故洁净的病房环境对干预防及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者在急性期与慢性期脑脊液和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S-100B蛋白含量与健康人的差异,以探讨IFN-γ、IL-10和S-100B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观察1组)和化脓性(观察2组)脑膜脑炎患者,分别为92例和68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记录观察1组和观察2组急性期(A期)、慢性期(C期)脑脊液(CSF)和血清中IFN-γ、IL-10、S-100B蛋白的含量,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A期CSF和血清中IFN-γ、IL-10和S-100B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期患者及对照组;观察1组A期CSF和血清中干扰素γ含量高于观察2组A期,而IL-10、S-100B蛋白含量低于观察2组A期;观察1组、观察2组A期CSF S-100B蛋白含量高于血清,而CSF IFN-γ、IL-10含量低于血清;以上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期CSF和血清中IFN-γ/IL-10相比较,观察1组〉对照组〉观察2组,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FN-γ、IL-10和S-100B蛋白在发生CNSI的患者CSF和血清中含量会有显著变化,对CNSI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对于病毒性脑膜脑炎和化脓性脑膜脑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