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虚拟养老护理服务模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拟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地区老年居民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居家养老组即对照组和虚拟养老院组即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基于信息交互服务平台的虚拟养老服务,对照组则给予传统的居家养老。实施相应养老措施1年后,分别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ADL、生活质量、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养老护理是一种优质的服务模式,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改善心境,有利于以后养老政策的制定与改进,保障老年人舒心养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痛风患者形成肾结石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356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肾结石发生情况,并对致肾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356例痛风患者中发生肾结石74例(20.79%),无肾结石282例(79.21%)。合并肾结石的痛风患者与无肾结石的痛风患者在适量运动、冠心病、起病年龄、病程、空腹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酸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族史、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肌酐、BMI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风患者形成肾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起病年龄、病程、SBP、DBP、冠心病、尿酸与血糖,保护因素为适量运动。结论年龄大、病程长、血尿酸浓度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的痛风患者形成肾结石的风险较高,临床护理中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给予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冠心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深圳市冠心病专家共20位作为函询对象,采用德尔菲法对所有专家进行函询,函询内容为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考评专家的权威系数、协调系数,并对社区健康管理的一级管理指标与二级管理指标进行总结。结果:冠心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一级指标为建立冠心病患者健康档案、病情随访管理、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二级指标为登记与上报社区心血管疾病病例、加强健康教育与咨询、加大健康管理宣传工作、培训社区冠心病健康管理小组专业技能、远程指导、远程医疗。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权威系数为0.90,协调系数为0.20~0.32。结论:在社区中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并有助于医护人员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与探讨目标性社区护理对于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龙胜社康中心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4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目标性社区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知识态度行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遵医行为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态度评分为(40.0±2.0)分,对照组为(28.5±3.0)分,观察组行为评分为(18.5±1.2)分,对照组为(11.0±1.5)分,观察组知识评分为(19.9±2.0)分,对照组为(11.3±2.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6%,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目标性社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栓情况,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以及冠心病知识态度行为,因此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1546例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分析患者感染支原体类型及耐药性情况。结果:1546例性病患者中共有664例患者感染支原体,感染率占42.95%,其中感染解脲支原体(Uu)472例占比71.08%,感染人型支原体(Mh)患者有66例占比9.94%,混合感染患者126例占比18.98%;Uu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临床耐药率相对较低在5.00%以内,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相对较高在40.00%以上;Mh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和原始霉素耐药率较低在10.00%之内,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在50.00%以上;Uu+Mh混合感染患者临床耐药率显示其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在70.00%以上,对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耐药率在10.00%之内。结论:对性病患者支原体感染类型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分析对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原因与病理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阴道出血病理分型,同时对引发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分析引发患者出血的临床原因。结果:统计1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病理分型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93例患者为炎性病变,其中有27例细菌性阴道炎占22.50%,39例老年性阴道炎占32.50%,子宫内膜炎12例占10.00%,9例盆腔炎占7.50%,6例卵巢囊肿占5.00%;恶性病变患者有27例,包括13例子宫内膜癌占10.83%,宫颈癌7例占5.83%,平滑肌肉瘤4例占3.33%,间质瘤2例占1.67%,卵巢癌1例占0.83%;对影响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过大、绝经时间较长及子宫内膜过厚均为单独影响患者阴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多以炎性病变为出血原因,患者年龄较大、绝经时间较长、子宫内膜较厚均会引发患者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