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1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361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682篇
内科学   855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275篇
特种医学   7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36篇
综合类   3357篇
预防医学   1437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1290篇
  6篇
中国医学   1254篇
肿瘤学   2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762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720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666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管蛋白在巨核祖细胞向血小板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通过对有丝分裂的控制和原血小板的形成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在血小板中微管蛋白参与维持血小板骨架的完整,并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参与血小板形态的改变。一些以细胞有丝分裂为靶向的抗肿瘤新药正试图有针对性地减少对微管蛋白的影响以减轻药物对血小板生成的抑制作用。临床上一些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微管蛋白基因的变异和多态性影响了微管多聚体的结构从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本文对微管蛋白在巨核细胞发育成熟和血小板生成调控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淫羊藿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淫羊藿苷是从淫羊藿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也是淫羊藿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和活化、调节免疫、抗衰老和抗炎等多种功能。临床上淫羊藿(苷)用于治疗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淫羊藿(苷)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作用及机制主要包括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促进睾内睾酮的合成和分泌。淫羊藿(苷)通过改善精子发生的微环境、增强睾丸抗氧化作用促进精子生成,增加精子密度,改善精子活力,减缓生殖衰退。此外,淫羊藿(苷)可促进阴茎勃起,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早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WanFang、VIP等数据库。搜集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及偏倚风险,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项比较,发表在24篇文献中,涉及111 059例患者,包括19项病例对照研究,7项队列研究。文献质量均评价为中高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可增加IS的发病风险 [OR(95%CI) = 1.52(1.31~1.77),P<0.01]。以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OR = 1.69)]、Hp感染检测指标[Hp - IgG(OR = 1.42)、CagA - IgG(OR = 2.09)、C - 14(OR = 3.30)]、卒中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OR = 2.69)]为分类依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Hp感染可以增加IS的发病风险。结论 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病因学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腺肿瘤特征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09例,男105例,女404例;年龄18~85岁,平均(45.38±14.85)岁。其中临床分期Ⅰ期382例,Ⅱ期127例。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是否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其中178例患者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31例患者不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存在颈侧区转移和不存在颈侧区转移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发现,存在颈侧区转移的患者中年龄<40岁、肿瘤最大直径>2 cm、转移中央区淋巴数量>5个、多灶性以及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不存在突变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存在颈侧区转移的患者(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发现肿瘤最大直径>2 cm (OR=3.482,95%CI:1.482~5.642,P=0.000)、转移中央区淋巴结数量>5个(OR=6.583,95%CI:2.384~12.373,P=0.000)、多灶性(OR=3.473,95%CI:1.387~8.684,P=0.032)以及BRAF不存在突变(OR=3.952,95%CI:1.489~9.572,P=0.000)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最大直径>2 cm、转移中央区淋巴数量>5个、多灶性以及BRAF不存在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与当归抽薹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取抽薹和未抽薹当归植株,剪取倒数第三片功能叶中部小叶片,利用BGISEQ-500测序平台对当归叶片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再通过非冗余蛋白(NR)、核酸序列(NT)、Swiss-Prot、InterPr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KOG)、基因本体(GO)数据库进行功能基因注释。结果 抽薹当归与未抽薹当归共有93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公共数据库比对得到867个DEGs,其中505个基因有明确功能,这些功能基因中有182个上调基因。在DEGs中筛选与当归抽薹相关的基因。其中调节细胞生长的基因有CDC48CCSLA2CYCA1-1AUG8CER26At1g65390BTAF1;调节开花的基因有TPS1ALA6AP2SOCI;调节叶片光合作用的基因主要有CAB37CAP10A结论 细胞形态建成相关的基因在抽薹当归叶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抽薹和未抽薹当归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丰富了当归基因资源,为进一步开展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下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与肌肉减少症及维生素D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CLB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CLBP患者341例。根据CLBP诊断标准将疑似CLBP患者分为无CLBP组(n=235)及CLBP组(n=106)。根据肌肉减少症诊断标准将确诊的CLBP患者分为无肌肉减少症组(n=62)及肌肉减少症组(n=44)。24 h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危险因素(吸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微型营养评估精法(MNA-SF)];血液指标[总蛋白(TP)、C-反应蛋白(CRP)];采用VAS评分评估CLBP疼痛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测定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结果 CLBP组患者的年龄、CRP高于无CLBP组(P0.05); BMI、MNA-SF、25(OH) D、GS、CC低于无CLBP组(P0.05)。CLBP组患者中的25(OH) D不足、25(OH) D缺乏及肌肉减少症比例高于无CLBP组(P0.05)。CLBP组患者VAS与25(OH) D、握力(GS)、小腿围(CC)呈现负相关性(r=-0.523、-0.343、-0.584,P均0.05)。年龄(OR:1.640,95%CI:1.008~2.147)、肌肉减少症(OR:3.575,95%CI:2.196~5.819)、维生素D不足(OR:2.034,95%CI:1.228~4.352)、维生素D缺乏(OR:6.969,95%CI:3.702~13.120)是CL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NA-SF(OR:0.349,95%CI:0.211~0.578)是CLBP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肌肉减少症组患者年龄、吸烟比例、CRP、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缺乏高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 MNA-SF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维生素D不足(OR:2.070,95%CI:1.009~3.861)、维生素D缺乏(OR:7.122,95%CI:3.776~13.434)是肌肉减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NA-SF(OR:0.257,95%CI:0.135~0.487)是CLBP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是肌肉减少症导致CLBP发生的潜在机制。该研究强化了常规评估CLBP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并补充至正常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改良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RLDH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PLIF,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分析每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78.94%(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183.13±30.72) min、卧床时间(5.73±1.72)天短于对照组[(221.21±35.63) min、(7.32±2.01)天],术中出血量(205.73±99.36) ml、术后引流量(229.03±92.12) ml少于对照组[(283.23±115.02) ml、(371.23±131.82) ml](t=3.528、2.620、2.223、3.854,P=0.001、0.013、0.033、0.0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ODI指数均逐渐降低,但试验组每个时间点的VAS评分[(4.03±0.89)分、(2.02±0.74)分、(0.92±0.55)分]、ODI [(20.44±5.13)分、(11.21±3.36)分、(7.25±2.23)分]低于对照组的[(4.84±0.97)分、(2.71±0.83)分、(1.54±0.68)分;(26.35±5.37)分、(15.43±3.76)分、(10.57±2.56)分](t=2.682、2.705、3.090、3.469、3.648、4.263,P=0.011、0.010、0.004、0.001、0.001、0.000);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可能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采用改良PLIF治疗RLDH的临床疗效良好,腰腿疼痛及脊柱功能明显改善,而BMI与临床手术指标可能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HT5”H〗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保湿预处理方法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提高腔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目测法和残留蛋白检测方法,对不同保湿预处理影响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以多酶洗剂的稀释液作为保湿剂,15℃及其以下温度清洗合格率略低于25℃及其以上的温度组。用碱性清洗剂的稀释液作为保湿剂,15℃及其以下温度清洗合格率与25℃及其以上的温度组基本一致。B、C、D等3组管腔内壁与器械关节齿部清洗质量合格率均略高于A组。结论 多酶洗剂作为保湿剂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明显,碱性清洗剂作为保湿剂不仅不受温度影响,且清洗效果也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室内、外空气污染与≥50岁人群手握力的关联。方法 采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第一轮基线调查,室外空气污染以PM2.5平均浓度(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估计)进行描述,室内空气污染通过燃料和烟囱使用情况进行描述,采用两水平(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线性模型分析室内、外空气污染与中国≥50岁人群手握力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3 175名≥50岁中老年人。手握力为(26.67±0.54)kg。调整性别、年龄、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水果蔬菜摄入状况、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后,室外PM2.5浓度与手握力呈负相关(β=-0.23,95% CI:-0.31~-0.14)。在农村,相比使用固体燃料(非清洁),使用清洁燃料可以提高手握力值(β=1.41,95% CI:0.36~2.46)。但在城市地区,未发现使用清洁燃料对手握力值有显著影响(β=0.19,95% CI:-0.95~1.32)。结论 室外PM2.5与室内污染合并暴露与≥50岁人群低手握力显著相关,提示了慢性长期空气污染暴露有可能是我国中老年人较低机体功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