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6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0篇
  3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四川省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转归特点,以期为缓解儿科医师缺乏提供对策。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四川省2017年2月–2020年9月完成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工作量、薪酬变化等资料,比较转岗成功与不成功的学员特点。  结果  208人完成转岗培训,其中178人(85.6%)完成了本次调查,120人(67.4%)来自非儿科专业。大部分(>90%)学员来自二级及以下等级医疗医院,遍布所有四川省辖市及自治州。本研究中近四年来四川省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的转岗成功率为85.0%(102/120),转岗成功率2017年为88.2%(15/17)、2018年为72.7%(16/22)、2019年为86.7%(39/45)、2020年为94.0%(32/34)。儿科医师转岗结业后转岗成功与否在性别、年龄、医院等级、转岗前专业、单位设立儿科、重视儿科程度、单位变动、薪酬变化及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变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岗成功学员较失败学员培训后工作量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7,P=0.003),78.4%的学员认为转岗后工作量较转岗前增加。转岗成功与否和转岗后工作量变化之间存在较高强度相关〔|Phi(ψ)|=0.729〕。  结论  政府支持下的转岗培训制度为快速解决儿科医师不足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与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源上解决儿科医师工作量太大等问题仍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一例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 - CoV - 2)变异株进行鉴定,了解不同样本类型中新冠病毒的检出情况。方法 采集咽拭子、痰液、粪便、尿液和血液多种类型样本共13份,分别提取核酸,用荧光RT - PCR法检测SARS - CoV - 2。使用纳米孔MinION Mk1C测序仪,对阳性咽拭子样本进行实时SARS - CoV - 2靶向扩增全基因组测序,运用artic - ncov2019、DNAstar和Mega等软件对测定序列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咽拭子、痰液、粪便、血浆和尿沉渣样本中均检出SARS - CoV - 2核酸,咽拭子和血浆样本在发病的前四天均能检出,尿沉渣样本在发病当天能检出。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7 h即获得SARS - CoV - 2全基因组数据,经分析显示为新冠病毒Alpha变异株。结论 本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病原为SARS - CoV - 2 Alpha变异株,咽拭子、血浆样本和尿沉渣样本在发病早期均能检出SARS - CoV - 2核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下聚桂醇硬化与外科手术治疗痔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痔病病人93例,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采用聚桂醇硬化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外科外剥内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观感受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44例完成随访,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42例完成随访,治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和Vaizey大便失禁评分量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8.57%,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聚桂醇硬化与外科结扎手术治疗痔的短期疗效相当,但其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对皮肤生理功能的影响,为瘙痒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及措施方案。   方法   对慢性瘙痒患者进行生活行为方式调查,包括饮酒、吸烟、饮水、饮食,膳食平衡指数(dietary balance index,DBI)、锻炼5种常见因素;完成经表皮水分流失、表皮含水量、表皮脂质、皮损红斑指数检测,评估患者瘙痒程度,并分析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其皮肤生理状况的相关性。   结果   吸烟者91例(44.4%),饮酒者18例(8.78%);日均饮水量(1211.90±520.28) mL,显著低于健康标准(P < 0.05);DBI负端分显著高于正端分,膳食质量距显著偏移标准值( P < 0.05),196例(95.6%)锻炼不充分。吸烟可增加患者瘙痒体验程度,生活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指标相关( P < 0.05)。膳食结构和质量在疾病中呈现出复杂性影响。   结论   瘙痒患者的多种生活行为方式偏离健康要求,而生活方式也对皮肤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瘙痒患者的管理中,对生活行为方式的个体化指导、干预与管理,应列为瘙痒预防和诊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与SDS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均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江西省某地一起暴发出血性结膜炎人腺病毒进行Hexon基因特征分析,在基因层面对该疫情进行病原溯源,为防控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集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结膜拭子和咽拭子标本,采集排水口和浮板涂抹拭子标本。采用Real - time RT - PCR方法对所有标本进行人腺病毒(HAdV)和人肠道病毒(HEV)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Hexon基因部分片段序列测定,运用Bioedit 7.0和MAGE 6.0等生物学软件对测定序列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共采集出血性结膜炎5名患者结膜拭子标本4份,咽拭子标本1份,共检出人腺病毒核酸阳性标本4份,阳性率为80%,标本采集时间最长为发病后10 d。采集排水口和浮板涂抹拭子各1份,均为HAdV的核酸阳性。所有标本HEV核酸检测阴性。共获得4条病例标本Hexon基因部分片段序列,经Hexon基因测序鉴定均为HAdV - E4基因亚型。结论 该起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可能由HAdV - E4基因亚型污染游泳池水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AP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选择2016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 TAPS新生儿(新生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对TAPS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对TAPS文献进行复习时,设定检索策略为:以"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TAPS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8月31日。总结TAPS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与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对本对TAPS新生儿母亲的临床资料采集如下:29岁,自然受孕,G1P0,孕龄为11+6孕周时,于本院建卡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病史20年(接受定期随访);孕龄为16+5孕周时,超声检查提示MCDA双活胎。于孕龄为36+4孕周时发现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予以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保肝及降胆汁酸等治疗1 d后,经剖宫产术分娩一对活男婴。②对本对TAP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集如下:均为男性,出生胎龄为36+5周。其中,新生儿1:出生体重为2 42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1 h+58 min转入本院新生儿科,全身皮肤红紫,胃管内反复抽出咖啡色胃液,穿刺部位、脐带残端可见渗血。转入本院新生儿科时,血红蛋白(Hb)值为278 g/L,血细胞比容为78.4%,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3.0%,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等。新生儿2:出生体重为1 870 g,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34 min转入本院新生儿科,全身皮肤苍白、反应差,竖颈差,四肢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转入本院新生儿科时,Hb值为63 g/L,血细胞比容为21.2%,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39.7%,诊断为重度新生儿贫血等。新生儿1、2的Hb差值为215 g/L,并且新生儿2与新生儿1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的比值为13.2,确诊为TAPS双胎新生儿。新生儿1、2均合并多系统并发症,分别予以部分换血、输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生后随访1年,生长发育均正常。③文献复习结果: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出7篇报道TAPS研究的文献,涉及25对(50例)TAPS新生儿/胎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等方面研究。其中,受血儿均表现为多血貌,供血儿均表现为贫血貌。50例TAPS新生儿/胎儿的治疗结局为:37例(74.0%)好转出院,1例(2.0%)纳入原始研究时尚未娩出,9例(18.0%)死亡,2例(4.0%)因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后结局不详,1例(2.0%)新生儿因气腹征转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后失访。在37例好转出院的TAPS新生儿中,4例(10.8%)合并低白蛋白血症,4例(10.8%)合并神经系统损害,22例(59.5%)合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4例(37.8%)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14例(37.8%)合并新生儿黄疸;对其均缺乏长期随访,长期预后均不详。 结论国内报道的TAPS多于生后才被确诊,新生儿临床特点主要为MCDA新生儿的生后Hb差值大(>80 g/L),而羊水量差异不明显,可合并多系统并发症,其长期预后目前尚不明确。对MCDA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MCA-PSV)测定与胎盘超声检查,可协助临床于产前尽早诊断TAPS。  相似文献   
8.
袁丽平  何金华  刘华  潘英  熊英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840-184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儿童脑外伤的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49例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外伤患儿,根据是否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n=22)和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n=27).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治疗1个月、3个月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治疗过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康复治疗1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康复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1%(3/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6,P=0.047<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外伤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那洛肽胶囊联合低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作为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剂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经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拟行肠镜检查的30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患者。A组作为对照组单用3盒PEG、B组利那洛肽胶囊2粒(290 μg/每粒)联合2盒PEG清肠、C组3粒利那洛肽胶囊联合2盒PEG清肠,比较三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B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总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总BBPS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总BBSP评分均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B、C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那洛肽胶囊2粒联合2盒PEG肠道清洁度与单用3盒PEG相似,利那洛肽胶囊3粒联合2盒PEG清肠效果优于单用3盒PEG。2种联合用药方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单用3盒PEG。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而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是以肝星状细胞激活为中心环节,由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共同参与调控的复杂病变,具有修复和损伤双重性,并最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近些年来,肝纤维化相关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简要回顾了肝纤维化发生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包括JA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GFβ1/Smad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同时介绍了当前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