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证者 ( 14) 男 ,11岁。于 1年前患者发现右面颊部有两个大头针帽大小的深褐色环形丘疹 ,中央早先有褐色鳞屑 ,继后鳞屑脱落。局部有微痒感 ,无其它自觉症状。最近又发现左面颊出现 1个约 1~ 2 mm大小的环形丘疹 ,遂于我科就诊。皮肤科情况 :右面颊有 3个角化性丘疹 ,左面颊有一圆形角化性丘疹 ,直径 1~ 2 mm。皮损边缘清楚呈线堤状隆起呈黑褐色或棕褐色 ,中央稍萎缩凹陷、中央皮色减退。其它部位如双手臂、手背等均无皮损。其他检查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因先证者父亲患同一疾病 ,取其右小腿外侧一皮损的角化隆起处的活检标本作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2.
利多卡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痒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痒疹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40例痒疹采用2%利多卡因加2%普鲁卡因联合治疗。同时与2%利多卡因加维生素B12针剂及2%普鲁卡因加维生素B12针剂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联合治疗痒疹疗效显著,使用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复方甘草酸苷组(42例)和甘草酸二铵组(38例),采用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d内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8.57%和52.63%;14d内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2.86%和81.58%;两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8.7±4.2)天和(12.0±6.8)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者治疗泛发性湿疹均有良好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别,但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相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4.
2002年7~8月温州市鹿城区经济开发区某服饰公司发生多例皮炎患者,后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一起青翅蚁形隐翅虫皮炎爆发。该公司840名职工,发病118例,罹患率为14.05%;住在公司宿舍780名,发病117例,发病率为15.00%;而不住公司宿舍的员工60名,仅发病1例,发病率为1.45%,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8.20,P<0.01)。发病最早为7月19日,当天出现2例患者,到8月5日又发病1例,半个月后发病逐渐增多,8月20~26日为发病高峰,这期间发病数为76例,占总病例数的64.41%。8月31日后无病例出现。840名员工中,男性360人,发病65例,罹患率为  相似文献   
5.
胃癌合并黑棘皮病(acanthosisnigricans,AN)临床少见。我们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8岁。因全身皮肤变黑伴瘙痒2年,上腹疼痛伴乏力、消瘦4个月。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示胃小弯癌,于1999年12月5日入院。查体:面部、躯干、四肢皮肤  相似文献   
6.
近3年来,在芒果应市季节,本市因食芒果引发皮炎比以往明显增多。现将2003-2005年的4-7月临床所见资料较完整的8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检测及其在梅毒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IL-2R在梅毒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抗体夹心法检测75例梅毒患者治疗前后SIL-2R水平、RPR滴度变化及其与各期梅毒临床之间关系。结果:所有梅素血清中S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二期和潜伏期都高于一期(P<0.01),二期与潜伏期相比无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各期梅RPR滴度下降,SIL-2R水平也显著下降(P<0.001),二期,潜伏期梅毒血SIL-2R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同一病例作连续SIL-2R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血清中IL-4和TNF-α水平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荨麻疹患者 30例 (男 17例 ,女13例 ) ,年龄 2 0岁~ 6 7岁 ,病程 6周~ 15年。检查前 7d停止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且不接受脱敏治疗 ,既往无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哮喘、寄生虫感染及自身免疫病等过敏炎症性疾病病史。同时选取正常对照 2 6例 (男性 15例 ,女性 11例 ) ,年龄 2 3岁~6 5岁 ,同样排除上述过敏炎症性疾病病史。在确诊患者皮损发作后 4 8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 3ml,分离出血清置 2 0℃保存备用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 4和TNF α(试剂由深圳晶美公司提供 )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利多卡因加普鲁卡因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 ,疗效较满意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 ,全部来自门诊患者。据病史及皮损特点确诊的神经性皮炎 96例。其中男、女各 48例 ,年龄 2 9~5 8岁 ,平均 43.36岁 ;病程 3~ 12个月 ,平均 7.8个月。随机分为 3组 ,治疗组(P .L组 ) 4 8例 ,对照 1组 (P .V组 )和对照 2组 (L .V组 )各 2 4例。剔除标准 普鲁卡因皮试过敏者 ,8周内系统、穴位、皮损基底注射激素者 ,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及糖尿病、肿瘤等患者均不入选。治疗方法 P .L组患者抽取针剂 2 %普鲁卡因 2ml加 2 %利多卡因 2…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的DSRAD基因突变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MIM127400)是一种好发于四肢末端的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003年高敏等[1]将DSH的致病基因定位到1q11-1q21上,姜祎群等[2]和李明等最近也证实了这一结果。我们发现一个DSH家系,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分析了该家系DSRAD/ADAR1基因的致病性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