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培养护生的急救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 将242名护生自由组成急救小组,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结合临床设计病例和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培训前进行考试,急诊实习期间进行急救团队模拟训练,出科前进行培训后考试.结果 学生训练后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的成绩(P<0.01).结论 急救团队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急救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增加学生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救团队操作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结果学生训练后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与培训前的成绩(P〈0.01)。能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采取科室总带教集中示教,带教老师分散训练相结合。结论集中示教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在急救团队操作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情四级分类法急诊分诊标准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探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将就诊病人分为Ⅰ级(濒危)、Ⅱ级(危重)、Ⅲ级(急症)、Ⅳ级(非急症)4级,观察实施前后急诊分诊准确率及就诊病人病情意外发生率。[结果]实施病情四级分类法急诊分诊标准后,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明显提高,侯诊病人病情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病情四级分类法急诊分诊标准的应用,使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保障了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畅的气道是心肺复苏的首要环节,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1].我科通过组织学习与培训,使护士掌握气管插管的应用,在急救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科接诊到由各种病因所引起的严重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的患者中,经护士行气管插管复苏者42例,现将个人对急救气管插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分析急诊危重病人接诊分诊延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前移急诊分诊护士站、灵活调配当班人力资源、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加强与"120"急救中心的沟通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急救团队意识认知情况,为实习护生急救团队意识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实习的242名护生进行急救团队意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急救团队合作有积极的认识,对团队交流认识不足。[结论]实习护生对团队交流认识和体验不足,应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7.
韦敏俭  许东景  蒋云 《全科护理》2014,(12):1140-1140
规范急诊带教过程,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有助于急诊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教学模式在规培护士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毕业的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规培护士120名,将规培护士的工号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操作示教联合个人练习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干预组运用PTC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两组规培护士均以《2015 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为依据,以AHA考核标准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两组规培护士培训前、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规培护士培训前、培训后心肺复苏(CPR)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吹气长度及吹气量合格率、CPR总的合格率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规培护士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技能考核合格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动态案例教学在急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动态案例教学培训,并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两组护士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对教学形式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案例分析、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团队应急协作能力、人文关怀及有效沟通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对教学形式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案例教学应用于急救护理培训中能较好地提升护士综合素质,且易让人接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