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近年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熟悉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提高CRC诊断水平。目的:总结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经结肠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RC好发于60岁的老年人(69.5%),男女之比为1.33∶1;直肠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40.4%),便血为最常见的症状(41.0%),肿瘤大体类型以溃疡浸润型(54.9%)为主,病理类型主要为管状腺癌(75.1%)。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直肠癌发生率明显降低,右半结肠癌发生率明显上升,浸润型CRC少见,Ⅱ期CRC明显升高,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更常见,细胞中分化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右半结肠和分期较晚的CRC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CRC的发病部位、肿瘤类型、临床分期、临床表现和分化程度与非老年患者均有明显差异。血清25(OH)D水平可能与CRC患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世界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引起肠道上皮细胞基因改变、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微环境紊乱等机制促使肿瘤发生。诸多研究发现一部分特定微生物如球形梭菌、牛链球菌生物型Ⅰ型、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人乳头状瘤病毒等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影响及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大鼠胰腺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A组)、GDM组(B组)、GDM褪黑素低剂量组(C组)及GDM褪黑素高剂量组(D组),每组7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制作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胰腺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检测胰腺组织自噬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52.26~66.73,P<0.05);与A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14.45~7.23,P<0.05);与B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