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接、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PTCA)/支架植入术(STENTING)与静脉溶栓术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 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53例分为直接PTCA/STENTING组16例(A组)、延迟PTCA/STENTING组17例(B组)、静脉溶栓组20例(C组).均于入院后即给予相同的常规术前处理, B组先采用与C组相同的静脉溶栓治疗(日本产Green Cross尿激酶96~120万IU),3~7 d(平均 3.5±1.2 d)后行延迟PTCA/STENTING治疗.采用第四军医大学BASE软件包,对三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s检验,对三组间的计量资料进行χ2+t检验两两比较. 结果 (1)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开始介入/溶栓治疗时间、心肌梗死部位、相关梗塞动脉、植入支架数等指标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可比.(2)血管再通率A、B两组(100%)介入治疗后显著高于C组(65%)(P<0.01),B组介入治疗前的溶栓再通率与C组无差异;PTCA/STENTING成功率A、B两组分别为100%/93.8%、100%/ 94.1%.(3)介入/溶栓治疗后心肌酶学峰值(CK/CK-MB)出现时间A组显著提前于B、C两组(P< 0.01),平均住院天数A组显著少于B、C两组(P< 0.01);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显著高于B、C两组(P<0.01),B组又高于C组(P<0.05);住院期再发心肌缺血(心绞痛)事件A组显著少于B、C两组(P<0.01),而B组延迟PTCA/STENTING后无再发心肌缺血.(4)介入/溶栓治疗后3月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比率A、B两组显著高于C组,半年内再发心肌缺血事件A、B两组显著少于C组(P<0.01);1年存活率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6月内再狭窄率A、B二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有条件的医院及患者可将直接PTCA/STENTING作为AMI的治疗首选,而延迟PTCA/STENTING时间可尽量提前,但该两种介入治疗方法对AMI患者远期疗效的差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例一:男,58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0年余,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入院时:血压133/91 mmHg,CK 745 mmol/L,CK-MB 72 mmol/L,ECG提示前壁心肌梗死(AMI).入院后经给予吗啡止痛,静滴鲁南欣康,口服水溶性阿斯匹林及抵克立得,静注肝素钠3 000 u等处理,病人疼痛明显减轻,约30 min后给予静注地塞米松5 mg,并开始静脉溶栓(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商品名思凯通150万u+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滴速2 ml/min)治疗, 15 min后病人又突发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疼痛,伴恶心、呕吐、出汗,血压逐渐下降,血压最低为60/30 mmHg,呈心源性休克表现,立即停用r-SK,并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多巴胺200 mg静滴,血压逐渐恢复至100/60 mmHg,急查ECG提示:STV1-4较溶栓前弓背向上抬高2~3 mm,STⅠ、aVL抬高1~2 mm,STⅡ、Ⅲ、aVF水平下移1~2 mm.  相似文献   
3.
1 概念的更新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具有不同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及稳定性心绞痛(SAP)之特点的一组冠心病临床类型。近年国外较多的学者认为,采用“不稳定性心肌缺血”(Unstable Myocardial Ischemia, UMI)一词更为适宜,临床含义亦更为广泛。Bashour等认为至少可包括以下5类临床综合证:①进行性(或增剧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68例患严重CHF的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就ACEI对严重CHF患者钠平衡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可达龙 (胺碘酮 )加小剂量地高辛对部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心病 )与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 (房颤 )转复窦性心律的可能与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住院连服 2周可达龙 (0 .2g,3/d)未复律的高心病、冠心病并房颤患者 32例 ,加服地高辛 0 .1 2 5g ,2 /d ,2周后为观察终点 ,判断其房颤转复成功率与用药安全性 ;并随访半年 ,观察房颤复发率。结果  32例中转复窦性心律 2 3例 ,转复率 71 .9% ,平均转复时间 (7± 2 )d ,无一例出现药物副作用 ;随访半年 ,复发 6例 ,复发率占复律者的 2 6 .1 %。结论 可达龙加小剂量地高辛对高心病、冠心病患者的房颤转复窦性心律 ,具有疗效较高 ,安全性与依从性好等优点 ,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例1女性,5岁。发现心脏杂音2年余,于2005年10月10日入院。平素易感冒,但无心悸、气促、发绀及喜蹲踞,发育及活动同正常儿。查体: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无弥散,未扪及细震颤,心界无明显扩大,心律齐,右三、四肋间可闻3~4/6级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彩色超声心动图(color dopplerflow imaging,CDFI):胸骨左侧难以显示心脏图象,心脏位置右移,心尖指向右下。肝位于右侧,脾胃位于左侧,心房正位。左心房、室在左侧,左心房27mm,左心室41mm,右心房、室在右侧,右心房30mm,右心室23mm。室…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提示高龄、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者易患冠心病或血栓性疾病的机理可能与其体内纤溶活性降低有关,具以上危险因素者多有血浆t-PA含量或活性降低及PAI含量或活性升高。开展冠心病危险因子与t-PA及其抑制物间相关性的研究,对于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指导预防治疗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冠状动脉痉挛(CAS)可发生在正常或已有部分狭窄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处,但其对纤溶系统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对此探讨。方法:采用脑垂体后叶素湿敷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外诱发CAS的模型。将1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①对照组;②CAS组;③冠状动脉部分狭窄+CAS组,观察上述模拟病理状况前后纤溶系统的改变。实验资料用配对t检验。结果:对照组各实验值与其对照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2次)及③组诱发CAS后,与其相应的对照值比较,两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及③组的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P<0.05),两组血浆tPA抑制物(PAI)活性、凝血烷B2(血栓素B2,TXB2)、肾素活性及③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③组心电图的改变酷似变异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结论:犬实验性CAS可导致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其机制可能主要与血小板活化或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主诉胸闷症状与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关系及心理干预治疗作用。方法:58例主诉胸闷入院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等系列检查后,临床基础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治疗,两组均分别于入院时及6月后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评定主观症状的改善,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①两组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或室性早搏等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非特异性改变,SCAG阳性率均为3%左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1);③6月后自评定疗效的总有效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诉胸闷的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系统客观表现主要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非特异性改变或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紊乱,心理干预治疗可通过减轻或消除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其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