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9篇
综合类   795篇
预防医学   28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92篇
  3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究北极海洋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HDN19-40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反相硅胶柱色 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该菌株的发酵粗提物,通过ESI-MS、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并与 文献对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肿瘤活性采用 MTT法测定。结果与讨论 从Aspergillus sp. HDN19-401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对比核磁数据确定为:6-O-methylaverufin (1)、6,8-di-O-methylaverufin (2)、6,8-di-O-methylnidurufin (3)、aversin (4)、oxisterigmatocystin A (5)、oxisterigmatocystin B (6)、 fellutamide C (7)、notoamides B (8)、notoamides C (9),除化合物2外,其余均为首次从极地来源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对 K562细胞系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7.78 μ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腮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伴或不伴腮腺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原发肿瘤T分期(P=0.022)及颈部淋巴结状况(N分期,P=0.008)与腮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腮腺转移淋巴结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且易发生包膜外侵犯(P<0.05)。腮腺淋巴结转移与口腔鳞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004),伴有腮腺淋巴结转移的牙龈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原发于舌部的鳞癌(P=0.0427)。结论: 腮腺淋巴结转移是口腔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较高的T分期及N分期是口腔鳞癌发生腮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导入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80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直肠腔内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直肠腔内微波照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肛门疼痛、肛门下坠、瘙痒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经统计学比较组间差异,探讨"直肠腔内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导入治疗肛窦炎"的优势。结果治疗1个、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肛门疼痛、坠胀及瘙痒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结论采用直肠腔内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导入治疗肛窦炎,临床操作简便,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I-AKI)患者临床特点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机对28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SI-AKI患者44例,根据AKI发生48 h内是否行CRRT分为早期CRRT组29例和晚期CRRT组15例,比较2组患者各项生理功能指标及28 d预后情况。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患者28 d预后。结果根据KDIGO分期标准,AKI 1期13.6%(6/44),2期18.2%(8/44),3期68.2%(30/44)。短暂性AKI占18.2%(8/44),持续性AKI占81.8%(36/44)。AKI发生28 d时15例死亡。早期CRRT组相比晚期CRRT组患者糖尿病比例(31.0%和6.7%,P=0.048)高,CRRT时收缩压[(114±15)和(130±20)mmHg(1 mmHg=0.133 kPa),P=0.005]、平均动脉压[(82±11)和(91±18)mmHg,P=0.040]、血肌酐(197.0和418.9μmol/L,P=0.002)、尿素氮(12.9和35.0 mmol/L,P0.001)、血钙(1.9和2.0 mmol/L;P=0.007)、血镁(0.7和0.8 mmol/L,P=0.013)水平低,血红蛋白[(96±26)和(84±13)g/L,P=0.046]及血乳酸(3.8和1.7 mmol/L,P=0.009)水平高,AKI 3期患者比例(58.6%和86.7%,P=0.041)低。早期CRRT组患者28 d病死率31%(9/29),晚期CRRT组患者28 d病死率40%(6/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结论早期CRRT没有明显改善SI-AKI患者28d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在胃异位胰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检查示病灶位于胃窦大弯侧31例,胃窦后壁8例,胃窦小弯侧7例,胃体下部1例;超声呈中低回声13例,低回声12例,高回声11例,混合回声7例,中高回声4例;胃异位胰腺来源于黏膜下层40例,固有肌层4例,黏膜层3例;胃镜手术后常规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胃异位胰腺40例,胃间质瘤4例,脂肪瘤3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符合率为85.12%,误诊率为14.88%。结论普通胃镜联合超声胃镜对胃异位胰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对1株植物内生真菌Talar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稻米培养基培养,通过正反相 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核磁 共振、圆二色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该菌株中共分离鉴定11个已知化 合物,其中包括9个聚酮类化合物(1~9)和2个环肽类化合物(10和11),分别为1-deoxyrubralactone(1)、alternariol(2)、alternariol 5-methyl ether(3)、altenuisol(4)、3-hydroxyalternariol 5-O-methyl ether(5)、(2'R,4'R,5'R)-altenuene(6)、(2'S,4'R,5'R)-isoaltenuene(7)、 (2'R,4'R,5'R)-altenuene-5'-acetoxyester(8)、7-hydroxy-3,5-dimethyl-isochromen-1-one(9)、腾毒素(10)和二氢腾毒素(11)。结论 化合 物1、化合物3~11为首次从该属菌株中分离,化合物2和3在100 μmol/L的浓度下对人膀胱癌J82细胞株具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分 别为56.9%和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