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必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磷脂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廷斌  谭兰 《山东医药》2008,48(11):82-83
将同期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予丹参、肠溶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必存30 m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滴,2次/d,共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并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磷脂酸(PA)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ESS评分均显著升高、血清P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和<0.01),但观察组ESS评分升高程度及血清PA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认为必存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PA水平;机制为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许廷斌 《海南医学》2007,18(12):66-67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1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15天,每组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qd,治疗前后检测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2~2.25,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t=3.55~4.37,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可有效改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结合可伸缩自膨式(LEO)支架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蛛网膜下隙出血经DSA或CTA证实为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14例(7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1例选择先释放支架,微导管穿过支架网眼填塞微弹簧圈;2例先填塞动脉瘤,栓塞完全后再在瘤口释放LEO支架;11例选择先半释放LEO支架后填塞动脉瘤,待栓塞完全后,再完全释放支架。结果 13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Remod微弹簧圈结合LEO支架完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结论微弹簧圈结合LEO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具有易操作、输送方便、支架进出外微导管顺利的特点,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浆IL-6和IL-10的影响作用,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发病12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42例,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连续14d;B组42例,不服他汀类药物,两组病例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循环药物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IL-6和IL-10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ESS)的变化.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人16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IL-6和IL-10发病12h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3d后IL-6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P<0.05);A组和B组治疗前IL-6、IL-10无差异(P>0.05),治疗3d后A组IL-6较B组明显下降,而治疗7d后A组IL-10较B组升高(P<0.05).此外,治疗7d后A组ESS评分较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IL-6而升高血浆IL-10水平,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单用及与复方丹参或丙炔苯丙胺合用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通过整群收集该院2011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9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3例患者。金刚烷胺组只服用金刚烷胺,复方丹参组服用金刚烷胺的同时服用复方丹参,丙炔苯丙胺组服用金刚烷胺的同时服用丙炔苯丙胺,分析3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Webster、和MDRSPD量表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的Webster评分和MDRSP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且联合用药的两组下降幅度均大于金刚烷胺组,丙炔苯丙胺组下降幅度最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刚烷胺组的总有效率为79.07%,复方丹参组的总有效率为83.72%,丙炔苯丙胺组的总有效率为88.37%,联合用药的两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金刚烷胺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帕金森患者采用金刚烷胺联合丙炔苯丙胺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普恩复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及神经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病人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恩复口服治疗,每次60万单位,每天3次,连用2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取静脉血测定LPA水平,并于治疗后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神经功能转归评价。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20 d后L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7.00、34.62,P〈0.01),ESS评分亦显著改善(t=-5.57、-8.85,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t=-13.71、3.21,P〈0.01)。结论普恩复能降低血清LPA的含量,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顺序入选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行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0.9 mm组50例及IMT<0.9 mm组48例,并做血清CysC及相关临床资料检查.结果 IMT≥0.9 mm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IMT<0.9 mm组明显增高(0.95±0.24 mg/L比0.76±0.15 mg/L,P<0.01);Cys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负相关(P<0.01),与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ysC、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Cys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有相关性,CysC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酸(PA)、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0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0d取静脉血4ml测定PA、LPA水平,并于治疗后15d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功能转归评价。结果对照组与依达拉奉组治疗10d后PA、L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ESS评分亦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PA、LPA的含量、清除自由基、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普恩复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及神经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病人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恩复口服治疗,每次60万单位,每天3次,连用 2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取静脉血测定LPA水平,并于治疗后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神经功能转归评价.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20 d后L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7.00、34.62,P<0.01),ESS评分亦显著改善(t=-5.57、-8.85,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t=-13.71、3.21,P<0.01).结论 普恩复能降低血清LPA的含量,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结合可伸缩自膨式(LEO)支架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蛛网膜下隙出血经DSA或CTA证实为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14例(7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1例选择先释放支架,微导管穿过支架网眼填塞微弹簧圈;2例先填塞动脉瘤,栓塞完全后再在瘤口释放LEO支架;11例选择先半释放LEO支架后填塞动脉瘤,待栓塞完全后,再完全释放支架。结果 13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Remod微弹簧圈结合LEO支架完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结论微弹簧圈结合LEO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具有易操作、输送方便、支架进出外微导管顺利的特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