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顺宁  董卫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90-1791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后透视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的可行性,评价其对骨折修复的作用及后期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12例Bennett骨折患者在X线透视下两助手牵引复位,用2枚克氏针固定大多角骨及第一、二掌骨,维持骨折块的解剖复位,观察疗效.结果:术中骨折均解剖复位,石膏外固定4~6周后去除内固定,12例患者随访9个月,骨折无错位,一期愈合,露在皮外克氏针未发生感染,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闭合整复透视下2枚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Bennett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血清癌胚抗原 (CEA)作为肿瘤标记物 ,多见于结肠癌、乳腺癌等 ,其与喉癌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 ,尤其对术前颈部触诊未见明显转移灶者 ,颈清扫术的时机选择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采用单克隆抗体 放射免疫测定法对 5 7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进行测定 ,旨在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为颈清扫术提供参考指标。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 7例声门上型喉癌 ,术前颈部均未触及包块 ,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鳞癌。其中Ⅰ期 1 5例 ,Ⅱ期1 6例 ,Ⅲ期 1 6例 ,Ⅳ期 1 0例。经病理确诊颈淋巴结转移 (N+)组 2 8例 ,男 1…  相似文献   
3.
正常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确定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扫描下各平面的横截面积、经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为临床服务。方法: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男115、女110),采用Philips Tomoscan AV Expander E1螺旋CT,对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失状径、冠状径、咽侧壁和咽后壁软组织厚度,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结果:在上呼吸道各个扫描平面,绝大多数气道的形状均为横椭圆形,冠状径大于失状径,在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中,失状径大于冠状径者分别占总人数的3.11%、10.67%、0.8%和0%。各年龄组间比较,绝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不显著,男子组和女子组间比较,除软腭后区外,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显著。故分别制定了男、女各测量指标的还范围。结论: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以及正常范围的确定为临床判定OSAS患者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的部位提供了客观依据,男性OSAS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有其相关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正常人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测量资料进行单因素对比研究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对OSAS发病影响显著的因素。方法 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59例,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成年人57名,首先对两组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参数进行单因素对比研究,然后以受试者是否为OSAS患者为因变量,以一般临床资料处呼吸道的形态功能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上呼吸道的形态功能指标在两组间的单因素对比中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显著的因素8个,结合赋仿方法,这些因素对OSAS发病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悬雍垂后区上呼吸道咽壁顺应性增强,软腭后区和悬雍垂后区上呼吸道咽后壁软组织增厚,颏舌肌宽度增加者发生OSAS的可能性增大,软腭后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减小,悬雍垂后区上呼吸道的冠状径和矢状径减小,舌后区上呼吸道冠状径减小者发生OSAS的可能性增加。结论 OSAS的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和舌后区的解剖性狭窄和悬雍垂后区咽壁顺应性增强是OSAS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了解CT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道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的定位诊断意义。已知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OSAS患者共35例,将其阻塞部位CT测量资料与年龄性别相近的35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组的各平面气道横截面积,气道前后径,左右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咽喉壁和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多大于对照组,发生睡眠期呼吸道阻塞的部位中有72.13%在患者清醒时其气道横截面积低于正常值,研究表明,阻塞部位的CT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72.13%的病例可以在常规的CT扫描测量中发现呼吸道解剖性狭窄。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81年9月以来用同位素32P贴敷蝶腭神经节治疗神经血管性鼻炎,近期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将32p吸附在2×0.5cm大小的滤纸上,总剂量为3.7×107Bq(1mCi),外面用薄塑料膜密封。治疗前2%地卡因(加肾上腺素)鼻粘膜麻醉,再将32P敷贴片置于蝶腭神经节处。每次剂量为10Gy(1000r),3次为1个疗程。结果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小发作,鼻粘膜肿胀消退,(2)有效:自觉症状减轻,鼻粘膜肿胀减轻;(3)无效:自觉症状无变化或短期改善又复发。 本组47例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21~54岁。随访3~12个月,共33例(70%)。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88%。 讨 论 习惯上把凡有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统称为过敏性鼻炎,现在把除花粉症以外者一律称为常年性鼻炎。包括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应鼻炎综合征及植物神经性常年性鼻炎3种。它们的临床表现类似,  相似文献   
7.
呼吸运动周期中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正常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cirome,OSAS)患者在呼吸运动周期中上呼吸道的形态学变化,比较正常人和OSAS患者间的差别。方法 经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34人,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成年人30人,以纤维内窥镜观察清醒平静呼吸时上呼吸道的形态变化,对受试者上呼吸道吸气和呼气时的形态分别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测量分析技术计算吸气和呼气之间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的幅度,比较正常人和OSAS患者间的差别。结果 正常人和OSAS患者,均表现为吸气时上呼吸道横截面积明显缩小,吸气中期达到最小,呼气开始则横截面积增大,呼气中期达到最大。OSAS患者在呼气和吸气间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左右径的改变幅度大于前后径。软腭后区的改变幅度大于舌后区。结论 呼吸运动周期中上呼吸道的形态存在周期性的变化,OSAS患者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者,这种较大的变化幅度是OSAS患者睡眠中发生上呼吸道阻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均属神经源性肿瘤,本院自1968~1993年间共遇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舌后区上呼吸道CT测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和健康人的舌体及舌后区上呼吸道的CT测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OSAS患者共59例,年龄与性别相近的健康成年人57名,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观察2组舌后区上呼吸道形态学的差异,测量并比较舌后区气道和舌体各测量参数的差别。结果 患者多表现为气道前后径大于左右径、颏舌肌分离、舌根与软腭接触和舌正中切迹。患者组舌后区上呼吸道的横截面积、左右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咽侧壁软组织厚度、舌体宽度、颏舌肌宽度、舌骨舌肌宽度和舌体横截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呼吸道前后径、咽后壁软组织厚度和舌体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OSAS患者舌后区上呼吸道较健康对照组狭窄,除咽侧壁软组织增厚外,颏舌肌、舌骨舌肌和舌体宽度的增加也是造成舌后区上呼吸道狭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电生理技术正确诊断周围神经压迫症董卫东由于工伤、交通事故、刑事犯罪等原因,造成各种外伤后周围神经压迫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例逐渐增多,单从临床上很难对损伤的类型和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很多涉及司法鉴定的外伤后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需要予以明确诊断,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