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OBS的临床表现多样,以眩晕、眼动及瞳孔变化多见,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偏盲、偏瘫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进展性加重,治疗以抗凝抗栓为主,预后差,病死率高。影像学特征:病灶分布于后循环支配区域,多见于丘脑、小脑、枕叶、中脑、聂叶底面。结论诊断TOBS应结合临床和影像,预后转归取决于发病后的就诊时间及病灶范围,超早期溶栓治疗应考虑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窦性心率震荡(heart tate turbdenee,HRT)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心电学新指标,最早应用于心肌梗死后患长期病死率的预测。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扩展到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的危险分层、筛选需要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患以及治疗(溶栓、介入、冠状动脉搭桥及药物)疗效的评价和监测。与以往传统高危预测指标[心率变异性(HRV)、左室射血指数(LVEF)、QT离散度等]不同,该指标是通过单次室性早搏这样一个微弱内源性刺激所引起自主神经张力及相关反射的变化。进而判断受检体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因而更加器官化、系统化,特异性更强。本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RT指标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董京千  伟忠民  王晶 《山东医药》2012,52(31):32-34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状态良好的SMMC-7721细胞分为三组,观察组常规培养24h后加入美洲大蠊提取物,使终浓度分别为300、100、33.3 μg/mL,顺铂组加入顺铂20 μg/mL作用细胞48 h,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顺铂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C50为100 μg/mL,并呈现时间一剂量依赖关系(P<0.05);观察组和顺铂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3活性升高(P<0.05).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作用,线粒体途径可能是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窦性心率震荡(HRT)是近年提出的一项新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1],该指标与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检测都可能对心脏自主神经状态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但HRV倾向于反映外部环境及体外刺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性反射的变异;而HRT仅是由单次室性早搏这样一个微弱的内源性刺激所触发的反射性调节的结果,因而更加器官化、系统化,特异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新测量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及经典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1—3周的60例AMI患者和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资料,获取HRT和SDNN指标。定量测量HRT包括TO、TS及TT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T、TO、TS与SDNN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MI组与对照组HRT各指标及SDNN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AMI组TO、TT明显高于对照组,TS、SDNN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MI组TS与SDNN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对照组各指标与SDNN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MI患者TT值增大,提示AMI患者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减速现象出现时间延迟,结合TT可能会对TO、TS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TT可能成为HRT的又一项新的高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I)新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HRT各指标与传统高危预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MI后3-4周的患者97例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65例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入选者经24 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HRT的三个参数: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其中AMI组按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合并心衰组与未合并心衰组,按发生持续性室速、室颤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AMI组与对照组及AMI各亚组之间HRT等指标的差异,及其与传统预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TT、TO高于对照组,TS低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TS低于非心衰组(P<0.05),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TT高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01),TS低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AMI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TO正相关,与TS负相关,平均心率与TS负相关(P<0.05);HRT各指标中TO与TS负相关(P=0.002);TT与各指标及HRT与SDNN、LVEF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AMI组HRT明显减弱,心衰组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减弱更甚,尤以TT和TS变化显著;TT新指标在测量时不受年龄、平均心率等因素影响,提示与TO、TS相比,TT可提供更客观预测价值;HRT可作为独立于SDNN及LVEF的又一项新的高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窦性心率震荡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测量方法及影响该指标测量的临床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接受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记录有室性早搏(VPC)的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计算窦性心率震荡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偈)及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分析各参数与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比较不同基础心率段各参数之间的差别。结果 先计算每个室早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然后求平均值所得的偈、TT值较先平均RR值再计算窦性心率震荡所得的偈、TT值高;窦性心率震荡与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以及室早数目相关,与联律间期不相关;且不同基础心率段TO、TS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计算窦性心率震荡之前就取RR间期平均值然后测量可能提供更好的死亡预测率:应用窦性心率震荡时应同时考虑到年龄、室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及室早数目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心率震荡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新测量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及经典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并探讨各指标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之间的关系。方法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5名正常对照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利用MGY分析系统自动回放扫描并计算HRT和SDNN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同时获取超声心动图检测的LVEF、LVED,并分析TT、TO、TS与年龄、平均心率、SDNN、LVEF、LVED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TO、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TS、SDN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TO与LVEF呈负相关(r=-0.362,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r=0.249,P<0.05),TS与平均心率呈负相关(r=-0.216,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T现象减弱或消失,提示其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TT有望成为HRT的又一项新的高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