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及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时间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拉米夫定组)20例,给予拉米夫定,共48周;B组(拉米夫定 乙肝疫苗组)20例,给予拉米夫定48周后(剂量、用法同A组),每个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30μg一次,共4次;C组(一般治疗组)38例,仅作一般护肝治疗,疗程同上。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BV-M(ELISA法)、HBV DNA(斑点杂交法)检测。治疗3、6、12、16、18月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及副作用观察。均随访至治疗开始后18个月。【结果】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 乙肝疫苗联合组患者HBV DNA普遍转阴,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联合组HBeAg阴转率和HBeAb阳转率明显提高。【结论】拉米夫定能显著抑制儿童慢性乙肝感染患者体内的HBV DNA,联合乙肝疫苗可诱导HBeAg/HbeAb血清转换。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肝158例肝组织病理检查与血清标志物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分型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我们对 158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切片检查为慢性乙肝的患者血清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 )及HBV -DNA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与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共 158例 ,其中男148例 ,女 10例。最小年龄 7岁 ,最大年龄 6 0岁 ,平均年龄 31 3岁。肝组织病理检查为慢性轻度 55例 ,平均年龄 2 9 6岁 ;慢性中度 57例 ,平均年龄 4 0 6岁 ;慢性重度 18例 ,平均年龄 33 5岁 ;肝硬化 2 8例 ,平均年龄 2 0 6岁。临床与病理诊断标准均符合 1995年第5届全国传染病与…  相似文献   
4.
刘静  张先华  罗如平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190-219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7例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HFMD(观察组)与1 008例同期未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HFMD(对照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FMD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40%,为小儿HFMD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肺炎)。①观察组病例中年龄以1~3岁、发病月份以10-12月多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病例中绝大多数有发热(112例,95.73%),所有病例均有咳嗽,伴有喘息6例(5.13%),气促22例(18.80%)。③观察组贫血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胸片改变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及点片状阴影。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为HFMD常见并发症,其临床呼吸道症状明显,但重症患儿少见,以1~3岁幼儿、10-12月份多发,病原以肠道病毒(包括EV71)感染为主,合并支原体感染亦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疹患儿中应用匹多莫德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76例麻疹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抗病毒、防感染以及对症处理等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CD3+、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8+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麻疹患儿疗效较佳,有助于恢复被抑制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及心肌酶谱检测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本院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单独手足口病患儿以及正常体检患儿各40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BNP和心肌酶谱,同时亦比较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轻症和重症患者的BNP和心肌酶谱。结果三组患者BNP及心肌酶谱间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BNP和心肌酶谱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症患者的BNP和心肌酶谱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和心肌酶谱可以用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谷芬  罗如平  肖政辉 《当代医师》2013,(12):1673-1675
目的分析2012年度本院收治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寻找重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12年收治的2159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结果2159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男1252例(58.0%),女907例(42.O%),男女比为1.38:1。年龄以0—3岁为主,达1835例(85.0%)。春夏季节发病率高于秋冬季节。乡村发病率高于城市。普通病例以肠道病毒71(EV71)和柯萨奇病毒16(CoxA16)共同主导流行,重症病例合并并发症和死亡病例以EV7I为流行优势株。EV71组和CAl6组患儿均有发热、皮疹,EV71组患儿手足皮疹与CA1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6组口腔黏膜病变较EV71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6组患儿平均热峰(39.34±1.47)℃,热程(4.10±1.40)d,EV71组患儿平均热峰(39.57±0.46)℃,热程(5.05±1.05)d。EV71组患儿热程长于CAl6组(P〈0.05)。EV71组与CA16组血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脑脊液异常率、胸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3岁以下幼儿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外周血白细胞、心肌酶谱水平的升高,胸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作为实验室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8.
儿童支气管内膜结核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如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9):2111-2111
支气管内膜结核并非少见,尤以儿童为多见。随着纤维支气管镜(支纤镜)的普及和使用,诊断率大为提高。但由于症状的非特异性及临床医生认识不足,也常有误诊。本文报道4例儿童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为支气管异物,以引起同道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干扰素是抗乙肝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为了提高干扰素抗病毒的效果,我们对慢乙肝病例的选择,是否有抗—IFN抗体的产生,乙肝病毒的变异与否,以及干扰素联合用药等方面作了探索,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本组72例按1995年...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18岁。2007年夏天患感冒,出现干咳、夜间盗汗,体温37.2℃,初诊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用阿奇霉素等治疗后干咳有所好转,但体温反复,都是用药后有好转,但不久又回到3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