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CSII治疗(CSII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MSII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SII组达到血糖目标水平所用的时间、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均明显低于CSII组(均P<0.05),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P>0.05).结论 C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MSI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血清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将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SDM)、微量白蛋白尿组(NA)、大量蛋白尿组(MA).另设正常对照组(NC).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①DN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DN患者各组间比较,大量蛋白尿组的血清APN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在NA、MA组明显高于SDM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C组比较,SOD活性及GSH-Px水平在糖尿病各组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在NA组、MA组明显升高(P<0.01).③糖尿病患者血清APN与UAER、MDA、VEGF浓度呈负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VEGF浓度与病程、HbAlc、UAER、MDA的升高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低APN血症是2型糖尿病及DN发生的危险因素,VEGF升高可能是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IMT,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OMA-IR、血清hs-CRP、MMP-9水平。结果①吡格列酮治疗12周时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显著变小(P<0.05),血清hs-CRP、MMP-9、FPG、HbA1c、TC、TG、LDL-C、HOMA-IR亦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增加(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分别与年龄、FPG、LDL-C、SBP、HOMA-IR、hs-CRP、MMP-9呈正相关(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血清hs-CRP、MMP-9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益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等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117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脏B超、体重指数(BMI)、肝功能、血糖等相关指标。结果肝脏B超、肝功能、血脂、血糖、BMI在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疗效显著,而且又无毒性,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席汉综合征的误诊情况,以减少其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席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误诊25例,所有诊断为席汉综合征的患者中,农村妇女占80%(48/60),主要累及的腺体为甲状腺,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其中误诊为:慢性肾炎6例,低血糖4例,缺血性贫血7例,神经官能症3例,月经不调2例,心包积液3例。误诊患者多长期就诊于县级以下医院,误诊时间最长的达21年,平均误诊时间14年。【结论】席汉综合征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极易误诊,加强对县级以下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预防本病且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炎症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50名初诊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治疗组,22例)与二甲双胍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每天空腹口服罗格列酮4 mg,对照组患者每日早晚餐后口服二甲双胍850 mg,疗程为12周.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罗格列酮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下降更明显(P<0.05);而二甲双胍组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罗格列酮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提示其有更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干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分泌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2 2名健康人 (对照组 )和 6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 39例 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2 4例 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 )的血皮质醇 (F) ( 8Am、4Pm )、2 4h尿游离皮质醇 (UFC)及血糖 (FBG、2hPG)、HbA1c、TC和TG。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血F( 8Am、4Pm)及 2 4hUFC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的 2 4hUFC的排量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P <0 .0 5 )。糖尿病组 2 4hUFC与HbA1c呈正相关 (r =0 .2 76 ,P <0 .0 5 ) ,与病程呈正相关 (r =0 .72 4,P <0 .0 1) ,与 2 4h尿微量白蛋白 (UAP)呈正相关 (r =0 .486 ,P <0 .0 1) ,与TG呈正相关 (r= 0 .42 1,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水平增高 ,加重了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 ,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恶化 ,最终促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1Asp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BHI30)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64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8mmol/L〈空腹血糖〈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8%)分为A、B两组,A组予B1Asp30(诺和锐30),B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进行治疗。用动态血糖检测仪(CGMS)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计算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水平(MP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空腹血糖变异系数(FPG—CV)以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作为反映血糖波动指数。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后,A组空腹、早晚餐后、睡前血糖及HbAlc下降幅度均优于B组(P〈0.01或P〈0.05),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SDBG、MPG、MAGE、FPG—CV、MODD均低于B组(P〈0.05);同时A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与BHI30相比,B1Asp3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更有利于血糖稳定。  相似文献   
10.
邹雪琴  曾朝阳  张颖  田晓年 《吉林医学》2012,(10):2071-2072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中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并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正常孕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1.2%,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与糖尿病家族史、BMI相关性较好,而妊娠糖尿病的新生儿窘迫综合征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应做到早资料,早诊断,以减少对母婴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