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雷火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的影响。[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及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雷火灸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腔积液深度及炎性包块直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Caspase-3及sFas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腔积液深度、炎性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Caspase-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F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疼痛症状,促进盆腔积液及炎性包块吸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清Caspase-3、sFas水平。  相似文献   
2.
产科家庭化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介绍了产科构建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历史背景、构建和实施。构建背景:生育观的认识和改变;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护理理念的更新。构建和实施: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护理行为;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注重护理服务意识。认为产科家庭化护理模式是可行的,是符合当前孕产妇、家庭及社会需求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放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又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准确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案.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指标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的调强放疗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与整体挡铅放疗相比,照射靶区剂量分布有明显改善,同时很大程度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鼻咽癌调强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变化较大,势必需要尽可能提高定位精度和减少摆位随机误差,从而保证实际照射治疗剂量.本研究观察调强放疗中体积和横径改变以及靶区剂量变化,从而提出再次计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放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又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准确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案.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指标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本文通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作相关的回顾和综述,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用化疗药物复治肺结核时加用核酪、胸腺因子D对疗效的作用。方法:复治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按标准复治涂阳方案给药;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核酷加胸腺因子D。疗程8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每2个月进行1次胸片、痰结核菌涂片、肝功能、血沉、血常规检查,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化疗药物复治肺结核时加用核酪、胸腺因子D对疗效的作用。方法:复治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按标准复治涂阳方案给药;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核酪和胸腺因子D。疗程8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每2个月进行1次胸片、痰结核菌涂片、肝功能、血沉、血常规检查,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疗药物辅用核酪、胸腺因子D可提高复治肺结核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胸腺瘤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发生频率,探讨上述遗传学改变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5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从石蜡包埋的存档标本中选取28例胸腺瘤组织和其对应的自身正常对照组织,提取DNA后用PCR扩增,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显色后进行MSI和LOH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EGFR、p53、Bcl-2及Ki-67在胸腺瘤中表达情况。结果:28例胸腺瘤中有11例出现MSI或LOH。在所检5个位点中D6S1708、TP53、DM、D11S988和D8S136微卫星不平衡发生率分别为21.4%(6/28)、10.7%(3/28)、14.3%(4/28)、10.7%(3/28)和0%(0/28)。D6S1708遗传学改变多为LOH(5/6),DM和D11S988位点分别仅有MSI和LOH。胸腺瘤MSI和LOH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EGFR、p53、Bcl-2、Ki-6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6S1708、TP53、DM和D11S988可以作为研究胸腺瘤微卫星的位点,微卫星不平衡可能在胸腺瘤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但其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