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酶抗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核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迄今已经发现了6种核酶,即一类和二类内含子、RNase P核酶、丁型肝炎核酶、发夹状核酶、VS核酶及狂头状核酶。因此,有力地促进了核酶的作用,特别是在病毒性传染病、肿瘤等重要疾病的防治中核酶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核酶抗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3.
检测和分析了中国人群中CCR5 △ 32、CCR5m30 3、CCR2 6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 ,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估了我国人群对HI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被研究的人群男性 915例 ,女性 336例 ,年龄范围在 15~ 80岁之间 ,他们中没有 1例是HIV感染者。分别应用PCR和PCR/RFLP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了CCR5 △ 32、CCR5m30 3、CCR2 64I和SDF1 3′A等位基因型 ,用直接DNA测序法进一步证实其准确性。结果发现 :( 1)虽然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CCR5基因编码中的确存在△ 32碱基缺失突变 ,…  相似文献   
4.
CCR5既是一种重要趋化因子受体,也是艾滋病病毒1亚型(HIV-1)感染CD+4T细胞的协同受体.  相似文献   
5.
L—肉碱对肝病的营养和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细胞受损伤时,由于内源性合成不足或机体需求增加,可能会导致机体L-肉碱营养缺乏。L-肉碱营养缺乏可能与肝病诱发的脂肪代谢障碍、内毒素血症、高氨血症有关,适当补充L-肉碱对防止脂肪肝和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有益。L-肉碱还能提高机体对脂肪的利用,对改善肝病的热能支持、促进肝组织的修复可能也有好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及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萎缩性胃炎患者19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及叶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9.80%.结论 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及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IV协同受体CCR5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集新疆维吾尔族血样316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CCR5△32和CCR5m303突变位点的DNA片段,前者直接电泳,后者用HinCII酶切后电泳,进行基因分型。从中发现CCR5△32杂合子22例,无突变纯合子,无CCR5m303突变。CCR5△32群体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性别之间无差异。新疆维吾尔族仍CCR5△32频率为3.48%,高于中国汉族人低于欧洲高加索人,与印度和巴基斯担少数民族接近,在地域分布上具有连续性。由于CCR5△32突变杂合体可延缓AIDS发病进程,这一发现对于维吾尔族人的AIDS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评估中国汉族人群对HI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 ,我们检测和分析了相应人群的CCR5 △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方法 被研究的人群包括 12 5 4例中国普通汉族人 (918例男性、336例女性 ) ,年龄范围在 15 - 80岁之间 ,他们中没有HIV感染者。应用PCR和PCR/RFLP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了CCR5 △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型 ,用直接DNA测序法进一步证实其准确性。结果 我们发现在汉族人的CCR5基因编码中的确存在△ 32碱基缺失突变 (频率为 0 0 0 119,n =12 5 4) ,并可能经过孟德尔方式遗传 ;而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是 0 2 0 0 2 3(n =12 5 1)和 0 2 873(n =893)。可见汉族人群的CCR2 6 4I和SDF1 3’A突变频率高于美国白人 ,并且在基因多态性组成上与美国白人不同。统计学分析表明中国汉族人群中上述三个等位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中国汉族人群中CCR5 △ 32遗传突变可能不是抗HIV感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汉族人群对性传播的R 5病毒株可能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中国汉族人群具有较高的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及其在抗HIV感染中的意义尚待阐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相关的CCR5Δ32、CCR2-641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以1251例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CCR5Δ32等位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基因型),突变频率为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HIV 1)感染相关的CCR5△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以 12 5 1例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 ,应用PCR、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 ,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CCR5△ 32等位基因突变 (均为杂合子基因型 ) ,突变频率为 0 .0 0 119,和西欧及美国白人相比 ,中国人群中CCR5△ 32基因突变频率极低 ,而CCR2 6 4I和SDF1 3’A基因突变频率相对较高 ,分别为 0 .2 0 0 2 3和 0 .2 872 3。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的CCR5△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特点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CCR5△ 32突变率低 ,中国汉族人群对性接触传播的HIV 1病毒 (R5 )株可能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