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性的逆转。方法 :采用RT 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采用MTT法进行体外药敏及耐药逆转试验。结果 :35例患者中MDR1mRNA阳性表达例数为 2 6例(74.3% ) ,体外耐药逆转环胞素组逆转率 6 4.7%、异搏定组 41.2 %、两药合用组 76 .5 % ;临床耐药逆转环胞素组逆转率 14.3%、异搏定组 45 .8%、两药合用 37.5 % ;结论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MDR1mRAN高表达 ,环胞素和异搏定单用及两药联合应用体外逆转效果明显优于临床疗效 ,耐药逆转药物的剂量及给药方式可能是影响逆转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 IMB 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07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 我院经阴道顺利分娩的 164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82 例。对照组 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取 IMB 模型健康教育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尿失禁发生率,盆腔脱垂发生率和盆底肌力。结 果 观察组尿失禁(4.88%)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51%)(P<0.05)。观察组盆腔脱垂(7.3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 (P<0.05)。观察组盆底深层肌力受损(24.39%)低于对照组(39.02%)(P<0.05)。观察组盆底浅层肌力受损(34.14%)低于 对照组(46.34%)(P<0.05)。结论 基于 IMB 模型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盆腔脱垂等风险,改善产妇的 盆底功能和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3.
血清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及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异常变化 ,并非血清甲状腺疾病所特有 ,亦不一定伴有血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在某些甲状腺疾病患者 ,血清甲状腺激素也可有明显的变化。我院观察了 4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检查对象本组 41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 8例 ;男 2 5例、女 16例 ;年龄 9~ 73岁 ,中位数 30岁。其诊断按《血液病的诊断及疗效标准》判定。检测前无激素及其他化疗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观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肛提肌缺陷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基本评估和肛提肌触诊评估,然后根据经会阴三维TUI评估结果分析肛提肌缺陷情况。结果 130例患者中,经触诊检查发现51例患者有肛提肌缺陷,经会阴三维TUI评估发现61例患者有肛提肌缺陷,两种方法评估肛提肌缺陷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例肛提肌完整患者与61例肛提肌缺陷患者在静息和最大限度盆底肌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肛提肌耻骨联合间距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肛提肌触诊与经会阴三维TUI在评估肛提肌缺陷方面效果均较好,经会阴三维TUI可以更好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和判断肛提肌缺陷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前认为,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环孢菌素A(CsA)作为一种强烈的特异性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各型AA的治疗。但不同个体对CsA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环孢亲和素(Cyclophilin,CyP)是CsA的细胞内受体。我们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AA患者CyP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CsA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了解CsA治疗AA的机制和阐明免疫发病机制,为AA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bcl 2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 6 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和对照组 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1) 6 2例AL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bcl 2蛋白 ,阳性细胞率为 2 %~ 97% ,均数为 (4 8.0 6± 2 7.2 2 ) % ,对照组阳性细胞数为 (15 .4± 5 .6 4 ) % ,P <0 .0 1。而在AL各型之间缺乏统计学差异 ,P >0 .0 5。 (2 )可进行疗效判定的 4 5例患者中 ,无效组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为 (6 9.33± 2 2 .78) % ,明显高于有效组 (38.4 8± 2 6 .16 )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bcl 2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为 4 2 .3% ;低表达组治疗有效率为 84 .2 % ,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 )bcl 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无关。结论 :急性白血病bcl 2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且bcl 2高表达者化疗效果差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27日龄到61岁各年龄组男女性血清铁蛋白正常值。认为以百分位数法(P_(2.5)~P_(97.5))所定血清铁蛋白正常值范围的下限,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极限指标。血清铁蛋白含量受发热、炎症、恶性疾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对合并此类疾病的非单纯性缺铁性贫血病例在鉴别诊断时应予以注意。本测定有助于某些恶性疾病的诊断,但其临床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生存期五年以上的慢性再障23例,其中17例五年内达到缓解或痊愈。认为凡网织红细胞>10000,血小板>2000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00的患者生存期较长。提示早诊断、早治疗、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望治愈并获得长期生存。并对长期生存的可能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患者杨某,女,42岁,已婚,干部。1982年10月,因粘液血便原因待查收内科住院。患者自1981年2月份开始,大便表面带红色粘液,每日2—3次,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持续三天自愈。一月后又出现上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