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免疫接种是免疫预防的新方法。如果免疫原性理想 ,那么 ,这种用编码各种蛋白的裸 DNA进行的免疫有希望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免疫方法。为了避免接种疫苗时注射大量 DNA,应对人用疫苗使用有效的基因转移技术。  在疫苗学和基因治疗中 ,使用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重组流感病毒体 (IRIV)作为 DNA的送递系统似为有前途的方法。这种系统具有避免疫苗中含有高浓度 DNA的优越性。另外 ,已证实 IRIV有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作用。这个送递系统的优点是 :以流感病毒血凝素介导与多种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使病毒体内化。接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试验效果.方法 取前期制备的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之后进行临床症状监测及大体病理学检查;并采用恒河猴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之后观察试验动物的临床症状,进行血液学、生化检测、CD4+、CD8+细胞比例检测、病毒血症检测、病毒在组织器官的分布检测以及病理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给予大鼠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200倍剂量时,无论是临床症状监测还是大体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恒河猴3次免疫8倍人用剂量时,疫苗对动物临床症状、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CD4+ 、CD8+细胞比值亦无明显改变,动物的血液及组织器官中均未检出腮腺炎病毒RNA,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大体病理学改变.结论 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均无明显异常,充分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从而为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医学科研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协调为特征的实践活动,经的目的是保持医学科研系统的有序状态,而逐步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原则指导医学科研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可揭示其性质有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管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是通过细胞免疫检测来研究含有两种不同病毒基因的复合型DNA免疫的效果 ,同时和单一病毒基因的DNA免疫作比较。在本实验中 ,将HBV的S基因和 (或 )HIV 1的gp12 0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 ,得到能表达HBsAg和gp12 0融合蛋白的重组体pcDNA S 12 0 ,和能表达HBsAg的重组体pcDNA S。在实验中 ,将重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BALB/c小鼠股四头肌内 ,按每只小鼠 10 0 μg/ 10 0 μl的剂量经 3次免疫后 ,在T细胞增殖实验中 ,用HBsAg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被免疫小鼠T细胞后 ,出现了明显的T细胞增殖。采用51Cr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杀伤作用时 ,发现致敏的CTL对HIVgp12 0多肽孵育后的靶细胞P815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HCV核心蛋白(Core)能与胞内多种蛋白结合,能对MAPK、Jak/Stat、NF-κB、NF-AT、p21等胞内重要信号传导途径进行调节,影响甚至决定了HCV感染细胞的最终命运增殖或凋亡,在HCV感染的病理发生和慢性化及致肝细胞癌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GB病毒曾因导致人类肝炎为而被关注。它的血清学分类与A-E肝炎病毒相异。最近,它的基因已被克隆,此基因结构表明该病毒为RNA病毒,至少有三个亚型,为类黄病毒属病毒。对它们基因结构的比较和种系进化分析表明,它是与HCV相近的一种独立的病毒。  相似文献   
7.
脊髓灰质炎病毒缺陷型重组载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代脊髓灰质炎病毒重组载体系统由于受到构象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地表达外源抗原,缺陷性重组载体系统则可利用外源基因置换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蛋白P1编码区而插入较大片的外源基因,因此具有较广阔的前景,其基本原理是以我不基因置换脊髓灰质炎病毒的P1基因,同时以另一途径提供P1结构蛋白,形成缺陷性病毒颗粒,此颗粒可以感染新的细胞,并表达其重组的外源抗原,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此系统为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表达大  相似文献   
8.
预防HIV感染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粘膜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需要有效的疫苗,而开发预防性疫苗的困难在于HIV的快速突变率,这能逃脱细胞毒性T细胞(CTL),并难以诱生中和抗体。解决这些困难应该从天然免疫系统、生殖道和直肠的粘膜相关淋巴系统、获得性免疫应答以及使用宿主抗原这四个免疫学领域入手,重新调整疫苗策略以寻求解决。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人才,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疫苗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将有可能为我国的预防生物制品学科建设提供具有潜力的、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同时提高该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促进其基础性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者比较了多价小基因 DNA疫苗与全长蛋白疫苗诱导的 CD8+T细胞应答及保护效力 ,并证实了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侧翼的Kozak序列对小基因疫苗的重要性。  作者用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LCMV)感染 8~ 1 2周龄 CB/ 6小鼠后 7天 ,取小鼠脾细胞与转染了 p CMV- SV(具有Kozak- GCCATGA序列的质粒 )、p CMV-SV- (具有 GCCCATG序列的质粒 )或p CMV- β(表达 β-半乳糖苷酶的质粒 ,阴性对照 )的组织培养细胞 BAL B c1 7( H- 2 d)和 KO(H- 2 b)一起培育。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 :转染了 p CMV- SV的 KO细胞被细胞毒性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