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Karl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①模体研究:以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140 mAs扫描为常规剂量组;降低管电流50%,以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70 mAs扫描为低剂量组,2组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和Karl迭代重建技术(重建等级1~9级)进行图像重建,采用噪声功率谱(NPS)和标准差对图像噪声进行测量。②临床研究:基于模体研究结果,选取行胸部CT的受检者12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35~75岁,BMI为(23.95±0.27)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分别为60例,扫描参数同模体研究,分别采用Karl 5级迭代重建技术和FBP法进行图像重建。比较2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噪声、信噪比等客观指标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指标。客观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主观评分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①模体研究:常规剂量组采用Karl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的平均噪声均低于FBP法重建图像噪声,且随着Karl迭代重建技术等级的升高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4~47.50,均P<0.01)。通过NPS曲线对比,Karl 1~9级重建图像在降低图像噪声的同时,保持了与FBP法重建图像的噪声纹理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9, P=0.42)。低剂量组Karl 5级迭代重建图像的噪声[(6.40±0.16) Hu]与常规剂量组FBP重建图像的噪声[(6.30±0.38) Hu]较其他Karl迭代重建技术等级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34,P=0.423)。②临床研究:低剂量组的CTDIvol[(5.56±0.01) mGy]、DLP[(170.74±18.40) mGy]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11.06±0.01) mGy、(348.93±26.16) 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7.7,P=0.003;t=39.23,P=0.005);ED[(2.58±0.16) mSv]较常规剂量组[(5.01±0.17) mSv]降低了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04)。低剂量Karl 5级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与常规剂量FBP重建图像比较,噪声(升主动脉:t=0.24,P=0.38; 降主动脉:t=1.51,P=0.70)和信噪比(升主动脉:t=0.45,P=0.45; 降主动脉:t=0.08,P=0.7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纵隔窗图像(χ2=2.32,P=0.317; χ2=1.38,P=0.268)和肺窗图像(χ2=0.97,P=0.614; χ2=0.59,P=0.760)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Karl迭代重建技术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图像噪声。降低常规管电流的50%至70 mAs、采用Karl 5级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FBP相同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预测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 对25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行CCTA检查,于CCTA图像上定量评定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依据斑块成分进行分型。随访MACE发生情况,建立预测MACE的3个模型(模型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模型2,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联合管壁斑块分型;模型3: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联合管壁斑块分型和临床危险因素指标),评估3个模型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256例病例中47例失访,最终随访209例患者。随访结束时,46例发生MACE。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斑块分型评估MACE发病风险的风险比分别为4.47、3.43,高于临床危险因素指标。模型2、模型3预测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模型1(P<0.05),模型2和模型3预测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 CCTA可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进行斑块分型,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MACE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细胞骨架蛋白,为阐明癫痫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提供分子靶点.方法 利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DeCyder分析软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对海人酸诱导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进行分离、分析及鉴定.结果 有5个差异蛋白点被鉴定为3种细胞骨架蛋白,其中微管蛋白α-1B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上调,埃兹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细胞骨架蛋白表达变化导致的细胞骨架受损可能与癫痫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抗癫痫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用于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有斑块患者125例,收集临床危险因素指标,分析CTA图像,定量评定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分级,分析高危斑块特征分为低CT衰减斑块和正性重构斑块,随访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评估冠状动脉CTA对左心室重构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单纯疱疹病毒1-胸苷激酶(HSV1-tk)为报告基因,以~(131)I标记的氟-碘阿糖基脲嘧啶(FIAU)为报告探针,对转染HSV1-tk基因的大鼠心肌组织行放射性自显影(ARG)研究,以探讨该报告系统用于心脏报告基因显像的可行性,并为显像的最佳病毒滴度和显像时间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制作腺病毒(Ad)为载体携带HSV1-tk基因的重组体Ad5-tk及空载病毒(Ad5-null),SD大鼠心肌内注射Ad5-tk及Ad5-null.根据目的 小同进行分组如下:(1)转染报告基因后时间对显像的影响:心肌内转染1×10~8pfu Ad5-tk后第1、2、3、5、7天注射~(131)I-FIAU;(2)转染不同病毒滴度对显像的影响:心肌内注射不同滴度的Ad5-tk(5×10~8,1×10~8,5×10~7,1×10~7pfu),2 d后注射~(131)I-FIAU.对照组均采用注射同体积的Ad5-null.注射~(131)I-FIAU 24 h后断颈法处死大鼠,取出心脏,测量γ计数值,行ARG研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mRNA水平证实,并对ARG图像和RT-PCR图像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ARG及RT-PCR图像上均可见局部报告基因的表达随感染滴度的增加而增高,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半定量分析证实在滴度和时间上RT-PCR及γ计数与放射性自显影呈相关关系:不同滴度Ad5-tk转染大鼠心肌细胞,RT-PCR与ARG相关系数r~2=0.963,P<0.05,γ计数与ARG相关系数r~2=0.996,P<0.01;不同时间Ad5-tk转染大鼠心肌细胞,RT-PCR与ARG相关系数r~2=0.950,P<0.05,γ计数与ARG相关系数r~2=0.980,P<0.01.结论 应用ARG方法证实HSV1-tk为报告基因,FIAU为报告探针的系统可以用于心肌报告基因显像,显像最佳的转染滴度为1×10~8pfu,最佳的显像时间为转染后24~48 h,为在体进行报告基因心脏显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尹小花  汤霞  赵丹 《护理研究》2024,(7):1308-1310
目的:探究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4周后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前、护理4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护理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圈姜灸联合中药热熨可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疼痛感,改善其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提高其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OCUS)在胃部疾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口服超声造影和胃镜检查的胃部疾病患者314例,根据胃镜下活检或手术后病理作出的临床诊断结果,分析OCUS在检测胃良恶性病变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OCUS与胃镜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OCUS检查胃部疾病的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3.0 T MRI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我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4月收治的62例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0 T MRI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处的斑块成分及不同类型斑块的信号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成成分的差异。 结果  共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9个,斑块分型:Ⅰ~Ⅱ型11个(9.24%),Ⅲ型31个(26.05%),Ⅳ~Ⅴ型24个(20.17%),Ⅵ型37个(31.09%),Ⅶ型16个(13.45%)。所有斑块在MRI上均表现为环形或偏心性管壁增厚,且部分伴有局部新月形或半月形信号突入管腔,不同成分斑块在MRI上的表现各有所不同。所有检出的颈动脉斑块中稳定斑块共计62个,不稳定斑块57个。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出现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稳定斑块出现脂质核心、出血、血栓形成以及纤维帽破裂的比例高于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3.0 T MRI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成分及稳定性作出准确评价,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预测及病情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正常及增生前列腺的各项超声造影参数,探讨超声造影对前列腺增生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增生症组(60例)与正常组(30例)的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内、外腺造影强化特征,应用机载软件绘制感兴趣区的时间-强度曲线得出造影参数:造影剂达到时间(AT)、峰值强度(P)、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及完全消退时间(ET),对比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组内、外腺的超声造影参数,分析各参数与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结果①正常组外腺AT、ET较内腺略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腺P明显高于内腺,Tp明显早于内腺,AUC、MTT小于内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前列腺增生组内腺AT早于外腺,Tp、ET晚于外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腺P明显高于外腺,AUC明显大于外腺,MTT长于外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前列腺增生组外腺AT、Tp均明显晚于正常组,但P高于后者,MTT、ET均长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前列腺增生组内腺AUC显著大于正常组,MTT、ET较正常组长,P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T、Tp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增生超声造影表现为内、外腺P增高,AUC增大,MTT延长,ET延迟及外腺AT、Tp延迟,可以作为诊断前列腺增生的影像学依据,在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联影宽探测器UCT960 320层CT行冠状动脉CTA(CCTA)双期扫描,探讨CCTA双期扫描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的10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CCTA双期扫描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将CT原始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行MIP、MPR、VR等后处理,观察左心耳有无血栓;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CTA双期扫描对左心耳血栓的诊断效能及与TEE的一致性。同时利用心功能软件,获得左心耳三维图像进行形态分型,测量左心耳开口处径线及深度,并分析其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CTA双期扫描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97.6%、90.0%、98.8%,2种检查的符合率为97.0%。血栓组较无血栓组的左心耳开口长径和短径明显增大、非鸡翅膀型比例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左心耳深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宽探测器CCTA双期扫描可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客观、高效的左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