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发病率以3%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1],跃居为中国女性第一位发病癌种[2],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探讨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是早期预防、早期诊断,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女性的主要恶性疾病之一.本文回顾了我院3年来乳腺癌在健康人群乳腺体检中发病状况,比较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筛查,临床体检、钼靶X线检查、超声检查四种方法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目的是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乳腺癌筛查模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C组)。采用常规法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超微结构改变,利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中MDA、SOD、XO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B组相比,C组肺血管扩张、炎性细胞聚集、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MDA、XOD活力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结论丹参酮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华北煤炭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丹参酮组(C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白介素8(IL-8)和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早期依据,为临床活血化瘀疗法提供有效观察指标。方法糖尿病组9例。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神经和血管并发症。病程1~30年以上、非糖尿病组9例,冠心病、高血压,其他疾病各3例,男性。用LDF-Ⅱ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范围为1.5mm半径的半球体微区、血流量单位为多普勒信号的电压值“V”。测定部应为左、右中指指腹及左、右足背。定时记录,每一部位观察15min、结果糖尿病组上肢皮肤血流量、血液灌注波型和非糖尿病组相比无差异;糖尿病组下肢皮肤血流只有 72.2%的微区呈现高、低灌流相,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100%),且其高、低灌流相持续时间及两灌流相上升、下降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糖尿病微区血流改变是由于下肢皮肤血管病变发生后,代偿性增加血液供应而致。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急性期均有呼吸性酸中毒(简称呼酸),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由于通气迅速改善,应用利尿剂及皮质激素治疗或过量补碱,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简称代碱)。呼酸合并代碱为呼吸衰竭的严重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腋前切口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1999~2008年间肺癌手术中腋前小切口及后外侧切口病例各100例,对其手术切口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前小切口组:切口长度(12.75±1.06)cm,开胸时间(19.63±3.40)min,关胸时间(15.06±2.08)min,开胸出血量(25.42±2.47)mL术后引流量(377.40±79.84)mL,术后带管时间(4.89±1.31)d,术后第5天疼痛分级(VAS)(3.99±1.58),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40±2.54)d。后外侧切口组:切口长度(27.79±4.03)cm,开胸时间(26.53±2.93)min,关胸时间(34.94±3.54)m in,开胸出血量(84.71±10.10)mL,术后引流量(746.96±37.45)mL,术后带管时间(7.06±1.35)d,术后第5天疼痛分级(VAS)(5.38±1.1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33±2.32)d。腋前小切口组各数据与后外侧切口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腋前小切口术式具有皮肤切口小,手术显露较充分,肌肉损伤轻微,手术...  相似文献   
8.
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通过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石蜡组织微阵列,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方法,检测E—cadherin在83例食管癌组织、38例癌前病变、9例非癌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和分布特点、[结果]功能性膜E—cadherin蛋白在癌旁、癌前及食管癌组织中呈现逐渐下调的表达趋势,下调率分别为44.40k、84.2%和94.0%,癌旁与癌前、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E—cadherin表达未见显著性别和年龄差异(P〉0.05),且在不同分化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大、中、小病变中及肿瘤TMN分期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cadherin基因表达是食管癌发生、发展、演进过程中重要的分子事件,其表达下调与食管癌进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食管癌病变程度以及预测肿瘤浸润趋势的潜在的分子指标,具有重要的肿瘤诊断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于1990年1月20日右鼻前庭肿胀,糜烂3个月住我院耳鼻喉科。右鼻腔粘膜活检免疫组化检查为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经右鼻局部放射治疗缓解出院,出院时Hb 130g/L,WBC5.1×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因发热1个月,咳嗽、咳痰1周,痰中带血2d于1990年5月30日第2次入院。查体:T37.8℃,P92次/min,R18次/min,BP14/8.8kPa。右颌下可触及一个花生米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