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非狼疮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C1q抗体(C1qAb)的水平,探讨C1qAb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意义,并作C1qAb与抗核抗体(ANA)、抗ds鄄DNA和SLEDA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用ELISA对106例SLE、30例非狼疮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C1qAb进行检测。同时将SLE患者分为狼疮性肾炎(LN)活动期组(A组,76例)和肾外全身症状组(B组,30例),比较各组C1qAb和其他免疫学指标的阳性率差异。分析C1qAb与ANA、抗ds鄄DNA和SLE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A组C1qAb滴度为(218.4±179.3)IU/ml,明显高于B组(56±61)IU/ml(P<0.01),与肾病综合征组(33±29)IU/ml及对照组(25±21)IU/ml相比P<0.001。A组的C1qAb阳性率为67.1%,而B组阳性率仅为26.6%;肾病综合征组阳性率为6%。以上结果显示C1qAb与LN关系密切。LN活动期C1qAb水平升高,缓解期可恢复至正常。C1qAb的升高与抗ds鄄DNA的升高可同时出现(r=0.28),C1qAb与SLEDAI呈正相关(r=0.72)。结论C1qAb可作为诊断LN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指标,与临床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20—24日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有152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72篇,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防治的新疗法、新成果、新思路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来氟米特治疗31例狼疮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 ,迄今狼疮肾炎 (lupusnephritis,LN)仍为SLE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 ,SLE免疫干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 提出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狼疮肾炎 ,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激素治疗。但目前环磷酰胺 (CTX)冲击疗法存在许多临床问题 ,如部分患者疗效欠佳 ,副作用较大 ,感染、骨髓抑制、肝毒性及卵巢毒性作用发生率较高。霉酚酸酯 (MMF)对Ⅳ型狼疮肾…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 dmedicine,EBM)起源于19世纪中叶,是近年来临床医学领域中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型学科。国际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小组将EBM定义为“谨慎地、准确而明智地应用目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为具体病人确定临床决策”[1]。其核心思想是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LN的依据尚未明确。尽管在以往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合作诊所(Systemic Lupu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ng Clinics,SLICC)修订的分类标准中,抗dsDNA与抗Sm抗体均被用作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LN的标志性抗体,但抗C1q、抗核小体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抗体也对SLE尤其LN存在较高的特异性,它们在LN的发病及演变机制中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诊断LN的新标志。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眼于采用两种或多种相关性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在多种诊断依据的支持下,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LN患者提供更好的依据,从而更准确高效地诊断LN,且有助于LN病理类型的确诊,提高非活动期L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及病理疗效。方法 对22例肾活检确诊为Ⅱb以上的LN患者,观察来氟米特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临床和免疫指标;通过重复肾活检,观察治疗前后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评价其对LN病理活动性的影响。结果LN患者使用来氟米特一般在用药1~2个月开始起效,3个月后明显有效,维持用药到6、9、12个月时仍能保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改善和稳定。1年后,临床SLEDAI评分明显改善,重复肾活检发现有8例发生病理转型(转型率为36.4%),由重转轻。其余病例虽未发生转型,但病理表现均稳定好转,肾脏活动性指数明显下降,无一例复发。来氟米特的副作用较小、较轻,经对症治疗均能恢复。结论 来氟米特能较好地控制LN的病情活动,防止复发,且副反应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狼疮肾炎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凤山  孙铀 《新医学》2002,33(9):526-527
1引言骨性关节炎,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本病虽不像肿瘤那样威胁病人生命,致残率不像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那样高,但其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不能低估。据报道,美国约有二千万骨性关节炎病人,是致残重要原因之一。65岁以上老人7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其中46%丧失部分关节功能及劳动能力,足见其危害性之大。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骨性关节炎的社会问题与卫生保健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风湿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讨论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与防治进展。2骨性关节炎是炎症性疾病抑或是退行性变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1qRp和gC1qR的表达及与C1q抗体、补体C1q水平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58例SLE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C1qRp和gc1qR的表达,同时测血清C1q抗体、C1q水平.并将其与C3、c4、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SLEDAI积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C1qRp表达为(7.2±2-3)%和(3.4±2.1)%,均较正常人[(10.6±2.1)%和(9.0±8.7)%]降低(P〈0.05),淋巴细胞不表达C1qRp,但可表达gC1qR。C1qRp在SLE活动期表达略低于稳定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的gC1qR表达略高于正常人.gC1qR在活动期高于稳定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清C1q抗体水平(98±41)U/ml,明显高于正常,C1q为(0.13±0.08)dE,低于正常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1qRp表达与血清C1qAb水平(Pearsonr=-0.574,P〈0.05)、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呈负相关,与补体C1q(Pearsonr=0.673.P〈0.01)、C3、C4水平呈正相关。gc1qR与C1qAb和补体C1q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C1qR的表达缺陷,导致SLE吞噬功能受损,凋亡细胞清除障碍,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在SLE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受体α与激素量化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et)的蛋白质水平、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GRot与SLE患者激素治疗疗效和剂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PBMCs中GRα蛋白质水平和GRαmRNA的表达,并将其与疾病活动性及激素剂量作相关分析。结果27例SLE患者激素敏感,4例激素耐药。激素敏感组PBMCs中GRα蛋白质水平和mRNA表达用药前高于用药后(P〈0.05),且与疾病活动性及激素剂量呈负相关。结论测定GRα的表达可能为激素的量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