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阻抗值与电极位置的关系及电极阻抗的总体变化特点。方法对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100例(100耳),于术中、术后3天、术后1月(开机时)及术后3月测试电极阻抗值,分析结果。结果①100例患者总体及不同分区电极阻抗均值术中时最低,开机时(术后1月)升至最高,开机后(术后3月)呈降低趋势,三个时间点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术中、术后1月与术后3月均为蜗顶区电极阻抗值最高,与蜗中区及蜗底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蜗顶区1号和2号电极的阻抗值在术后3天即已升高,与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极阻抗值总体变化趋势为术中最低,术后1月(开机时)升至最高,开机后下降。蜗顶区阻抗值术后3天即明显升高且始终较蜗中区和蜗底区高。  相似文献   
2.
亓晓宇  汪银凤  孙敬武  孙家强 《安徽医学》2021,42(12):1410-1412
目的 比较并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粉尘螨及屋尘螨的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屋尘螨及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查,分析两种结果的差异性,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两种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粉尘螨和屋尘螨的SPT阳性级别与sIgE阳性级别显著相关(r粉尘螨=0.636,P粉尘螨<0.000;r屋尘螨=0.655,P屋尘螨<0.000);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粉尘螨SPT和血清sIg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5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粉尘螨=11.285,P粉尘螨<0.05);变应性鼻炎患者屋尘螨SPT和血清sIg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5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屋尘螨=7.031,P屋尘螨<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粉尘螨及屋尘螨的SPT及血清sIgE检查具有相关性,也具有差异性,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软骨膜-软骨岛在鼓膜修补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7月86例行鼓膜修补术的慢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使用软骨膜-软骨岛移植物行鼓膜修补术;对照组43例,使用全厚软骨-软骨膜移植物行鼓膜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前穿孔部位、穿孔大小、手术后鼓膜愈合率、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 对照组鼓膜愈合35例(81.4%),再穿孔8例(18.6%);观察组鼓膜愈合41例(95.3%),再穿孔2例(4.7%),两组鼓膜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7,P<0.05)。术后6个月纯音听阈检查,对照组平均气导听阈(33.54±4.81)dB HL,骨气导差(14.05±5.72)dB HL;观察组平均气导听阈(28.84±2.53)dB HL,骨气导差(9.40±2.77)dB HL,两组听力均较术前提高,两组间比较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347、4.516,P 均<0.05)。结论 耳内镜下软骨膜-软骨岛行鼓膜修补术鼓膜愈合率高,术后听力改善更显著,是一种有效的鼓膜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全凭静脉麻醉配合右美托咪定在维持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56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研究组给予0.2mg右美托咪定经生理盐水稀释为40mL,麻醉诱导前5min以8mL/h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患者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使用前(T1)、子宫切除操作开始时(T2)、子宫标本切下时(T3)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T2、T3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T2、T3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均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T2、T3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配合右美托咪定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进而减轻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薛超  孙敬武  孙家强 《安徽医药》2013,34(3):374-376
随着许多国家逐渐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其为耳聋的早期识别、诊断提供了便利[1],这样也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提供了早期干预。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人工耳蜗植入对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的听力识别能力及语言能力有很大帮助[2-4]。但是人工耳蜗植入不仅仅改善患者的听觉及言语能力,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仅使用临床评估的效果代替对于患儿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估,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单纯评估听力言语已不能满足人工耳蜗植入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纤溶酶原(PLG∶Ag、PLG∶a)、纤溶酶(P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纤溶系统中的几个重要指标,都与肝脏有很大关系,因肝脏是合成这些物质的主要场所,并与维持血液中这些物质的水平有关。因此在各类病毒性肝炎时这些指标的测定,对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筛查安徽地区299例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患者中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初步了解该地区CI患者中耳聋基因热点突变谱系及发生频率。方法我们收集299例CI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临床资料和病历,利用基因芯片检测4种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GJB2(c.35delG、c.176del16、c.235delC、c.299delAT),GJB3(c.538C>T),SLC26A4(c.2168A>G、c.IVS7-2A>G)和mtDNA 12S rRNA(c.1494C>T、c.1555A>G)。结果(1)299例CI患者中,148例(49.50%)携带不同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突变96例(64.86%),SLC26A4突变51例(34.46%),GJB3基因突变2例(1.35%),mtDNA 12S rRNA突变6例(4.05%);(2)在50例(16.72%)前庭导水管扩大(EVA)患者中,32例(64.00%)检测出基因突变,其中20例(62.50%)存在单杂合突变;且17例(34.00%)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过程中伴有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的患者中,11例也存在基因突变。结论GJB2和SLC26A4是安徽地区CI患者最重要的致病基因,其中,c.235delC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其次是c.IVS7-2A>G突变。对于许多伴有EVA的CI患者,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并非全部为纯合或双杂合。EVA的诊断包括基因检测、听力学、影像学和许多其他结合使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慢性支气管炎多归于中医的“咳嗽”,对它的治疗 ,往往难以收到药到病除之效。笔者临证稍有收获 ,现浅谈体会如下。慢性支气管炎以“炎”字当头 ,每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加剧 ,可见咽喉部明显的充血、水肿 ,于是很自然地把消炎作为首务 ,而中医“消炎”又多认为“非清热泻火解毒”莫属 ,故将清热解毒作为治疗气管炎的不二法门。不少患者 ,自病自医 ,治愈者亦不少 ,但久治不愈、变生他病者 ,也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 ,关键在于没有正确对待“炎”字。由于导致炎症的原因不一、各人机体有差异、病程长短不同 ,同样是炎症 ,中医辨证却大有差别。对于急…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凝血因子Ⅱ、Ⅴ、Ⅶ测定储峰,季青,王宗一,李仲平,张文化,孙家强,吴瑞庭,巫善明我院1989年3月~1992年3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下称EHF)215例,对其中161例作了凝血因子Ⅱ、Ⅴ、Ⅶ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正常鼻黏膜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特点及活性,并分析其在鼻黏膜中的生理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20例正常鼻黏膜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然后分析其表达特征,探讨其生理意义。结果正常鼻黏膜组织中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分布于黏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偶见细胞表达;两者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一氧化氮合酶活性1.526±0.310U/mgPro。结论鼻黏膜中主要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布于黏膜上皮、腺体和血管内皮细胞。由该酶产生的一氧化氮在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