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肥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柳州市713名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受检者分为三组: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低减(IGT)、糖尿病(D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由NGT→IGT→DM,年龄、BMI、WC、SBP、DBP、TG的水平逐渐升高,且IGT和DM组均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增高,超重/肥胖、中心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的检出率逐渐增高(P<0.001)。③2hPBG与年龄、BMI、WC、SBP、DBP、TG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经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后,2hPBG仍与WC、年龄、TG、DBP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餐后高血糖与中心肥胖、高TG、高血压独立相关,常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柳州市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994-07/08月在柳州市几个社区及工厂以整群抽样方式接受第1次糖尿病调查,并于1999-10在原基线人群中接受随访的调查对象4 915名,均自愿参加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和血压等)、膳食调查和血糖测定.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服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对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通过服药血压正常仍记作高血压患者.调查柳州市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并通过多变量分析探讨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 915名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高血压发病率在4 915名调查对象中,转变为高血压者859名,年发病率为3.33%;以2000年广西柳州市人口年龄构成标准化的高血压年发病率为3.58%.男性高血压发病率大于女性[3.65%,2.91%(x2=12.61,P=0.0001)].②多变量分析男性、年龄、毛细血管血糖、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广西柳州市高血压发病率已达较高水平,是10年前南方高血压发病率的两倍多.男性、增龄、高血糖、肥胖及较高的基础血压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关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8~9月间在我院进行干部体检的380例体检者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测量,并检测其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H)、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G)。结果本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7.1%。高尿酸血症者具有高BMI、高TG、高血压及低HDL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浓度与BMI、血TG、SBP及DBP呈正相关,与HDLCH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血尿酸浓度仍与BMI及DBP呈正相关(P<0.001)。结论高尿酸是肥胖、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学生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青春期学生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生命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柳州市区初中学生353名,年龄为12~17岁,男生164人,女生189人.采用24 h回顾法了解膳食摄入、体力活动问卷了解体力活动情况.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量全身骨量及体脂百分比.用Tanner五分期法评价第二性征发育.采用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结果 与男生全身BMD关系最大的是体重,其次是体力活动强度、Tanner期、膳食钙摄入量、年龄和碳水化合物,与BMC关系最大的是体重,其次是身高、Tanner期和体力活动强度;与女生全身BMD关系最大的是体重.其次是乳房发育分期、年龄、月经初潮、体力活动强度、膳食钙摄入量、身高和脂肪摄入量,与BMC关系最大的体重,其次是身高、乳房发育分期、营养状况、月经初潮、蛋白质摄入量、膳食钙摄入量和磷摄入量.结论 影响青春期学生骨量主要决定因素为体重、青春发育状况、身高和体力活动强度,并且体力活动强度和膳食钙对男生全身骨量的影响大于对女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柳州市干部人群中餐后高血糖的检出情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部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柳州市713名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餐后高血糖的总检出率达34.9%,其中糖耐量低减(IGT)和糖尿病(DM)的检出率分别为21.0%和13.9%.男性IGT、女性DM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P<0.05).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增高,年龄、BMI、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的平均水平均升高,而HDL-C水平则降低(P<0.01).2hPBG与WC、年龄、TG、DBP呈正相关(P<0.001).IGT、DM的检出率均随着BMI、WC的增大而增高(P<0.001).[结论]本组干部人群中餐后高血糖检出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TG.  相似文献   
6.
背景糖尿病发病率可预测其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糖尿病发病率较以前有所升高.目的对糖耐量低减和正常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危险性.设计以广西柳州市2个社区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的整群抽样调查.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内分泌科.对象1994-07/08对柳州市4个较大单位社区的人群进行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常住人口11886名,均为20~75岁的成年人,且在柳州市城乡居住5年以上.1999-10对其中2个单位社区的糖耐量低减和正常者进行随访,应查9 230例,实查6 020例,反映率65.22%(因下岗、退休等原因失访人数较多).纳入标准最终两次资料均完整者5 539例进入统计.正常者5 273例,糖耐量低减者266例;男3 177例,含糖耐量低减110例,平均年龄(40±12)岁;女2 362例,含糖耐量低减156例,平均年龄(41±10)岁.排除标准继发性糖尿病.方法1994年广西柳州市2个单位社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中确定为非糖尿病(包括糖耐量低减和正常人)的5 539例,于1999年复查血糖、体质量指数、血压及血脂,分析各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终点结局指标各年龄组糖尿病发病率.②危险性指标糖尿病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比较.结果纳入统计5 539例.5 273例正常者中,46例转变为糖尿病,年转化率为0.19%;而266例糖耐量低减者中,50例转化为糖尿病,年转化率为3.84%,相对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0.9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 063.1,P<0.000 1).结论糖耐量低减者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空腹血糖、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柳州市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994-07/08月在柳州市几个社区及工厂以整群抽样方式接受第1次糖尿病调查,并于1999-10在原基线人群中接受随访的调查对象4 915名,均自愿参加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和血压等)、膳食调查和血糖测定.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服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对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通过服药血压正常仍记作高血压患者.调查柳州市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并通过多变量分析探讨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 915名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高血压发病率:在4 915名调查对象中,转变为高血压者859名,年发病率为3.33%;以2000年广西柳州市人口年龄构成标准化的高血压年发病率为3.58%.男性高血压发病率大于女性[3.65%,2.91%(x^2=12.61,P=0.0001)].②多变量分析:男性、年龄、毛细血管血糖、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广西柳州市高血压发病率已达较高水平,是10年前南方高血压发病率的两倍多.男性、增龄、高血糖、肥胖及较高的基础血压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将90例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均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吡格列酮,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用彩超检测CIMT,比较两组CIMT变化及CIMT异常率。结果治疗组CIMT明显减轻,CIMT异常率明显降低;对照组CIMT明显升高,CIMT异常率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T2DM患者的CIMT,延缓其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肥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柳州市713名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受检者分为三组: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低减(IGT)、糖尿病(D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由NGT—IGT—DM,年龄、BMI、WC、SBP、DBP、TG的水平逐渐升高.且IGT和DM组均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增高,超重/肥胖、中心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的检出率逐渐增高(P〈0.001)。③2hPBG与年龄、BMI、WE、SBP、DBP、TG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经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后,2hPBG仍与WC、年龄、TG、DBP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餐后高血糖与中心肥胖、高TG、高血压独立相关.常聚集了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示着心血管疾病风险性增加,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干部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部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发病特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64例处、厅级干部,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检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共识定义诊断M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S总检出率为23.1%,男性高于女性(25.4%vs14.6%,P〈0.05),中年男性的检出率最高(26.9%)。血脂紊乱、超重/肥胖、中心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3.8%、47.9%、37.9%、29.1%、30.0%。MS中,3项组合异常率最高,占63.1%,以中心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组合形式最常见。结论:干部人群MS及其各组分的检出率呈较高水平。在干部保健中,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监测,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MS,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